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1纳米(nm)=10-9m,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分析 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以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其中溶液的分散质粒子介于1-100nm,浊液大于100nm,溶液小于1nm,据此分析.

解答 解: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以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而其中溶液的分散质粒子介于1-100nm,浊液大于100nm,溶液小于1nm.由于“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故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的分散系是胶体,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散系的本质区别,难度不大,应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已知2-丁烯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在某条件下两种气体处于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顺-2-丁烯比反-2-丁烯稳定
B.顺-2-丁烯的燃烧热比反-2-丁烯大
C.加压和降温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顺-2-丁烯反应方向移动
D.它们与氢气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具有不同的沸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着如下反应:CO2(g)+H2(g)?CO(g)+H2O(g),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70080085010001200
K2.61.71.00.90.6
(1)K的表达式为:K=$\frac{c(CO).c({H}_{2}O)}{c(C{O}_{2}).c({H}_{2})}$;
(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吸热”或“放热”);原因是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D
A.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       B.容器中压强不变
C.混合体系中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
(4)在850℃时,可逆反应:CO2(g)+H2(g)?CO(g)+H2O(g),在该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
时间/minCO2 (mol/L)H2 (mol/L)CO (mol/L)H2O( mol/L)
00.2000.30000
20.1380.2380.0620.062
3c1c2c3c3
4c1c2c3c3
试计算:(要求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
①前2min,CO2的平均反应速率;
②3min-4min达到平衡时CO的平衡浓度c3(c3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三位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定容密闭容器中,对可逆反应A(g)+2B(g)?3C(g) 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B的消耗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消耗3a mol C,同时生成a mol A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据交叉分类法,请用直线将下面的酸与酸的分类连接起来:

你还可以补充的酸的分类标准是:酸性强弱(或沸点高低),从而将酸分成强酸、弱酸(或难挥发性酸、挥发性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后固体物质质量增加
B.在NaClO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
C.Na2S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变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2+4H+=2S↓+2H2O
D.NH4HCO3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H++SO42-+Ba2++OH-═H2O+BaSO4
B.硫酸与氢氧化镁溶液:H++OH-═H2O
C.碳酸钙与稀硝酸:CO32-+2H+═CO2↑+H2O
D.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与下列环境问题对应的物质不正确的是(  )
A.温室效应---二氧化碳B.光化学烟雾---二氧化氮
C.酸雨---二氧化碳D.臭氧层破坏---氟氯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人常用废旧报纸包装食品,这是极不卫生的.原因是报纸上除含有多种病菌外,还会含有易使人中毒的多氯联苯和(  )
A.B.机油C.三氯化锑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