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关于SO2与NO2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制硫酸、硝酸时要用到它们D.都能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

分析 A.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
B.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二氧化氮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硝酸;
C.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
D.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气体,氮氧化物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气体;

解答 解:A.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SO2与NO2都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A正确;
B.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遇到石蕊变红色,二氧化氮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硝酸溶液遇到石蕊变红色,故B正确;
C.制备硫酸过程中用到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制备硝酸过程中用到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故C正确;
D.能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是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是酸雨形成的主要气体,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性质和应用,注意知识的积累,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乙烷、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B.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4种
C.应用分馏方法可将煤焦油中的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分离出来
D.2-丁烯: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C.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芳香烃
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研究硫及其化合物具有重大意义.
(1)硫化氢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SO2通入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这两种气体在集气瓶中混合时的现象是生成淡黄色固体.
(2)检验硫酸根离子的试剂是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方法为向溶液中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
(3)硫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弱酸,写出其第一步的电离方程式H2S?H++HS-,K2S的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S2-+H2O?HS-+OH-
(4)将17g的H2S和11.2L(标准状况)的O2,在一密闭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最后无反应物剩余,再恢复到原来状况,则容器中氧化产物的总质量是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原电池反应:Cu+2Fe3+=Cu2++2Fe2+中负极材料为Cu,电解质溶液为FeCl3或Fe(NO33、Fe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分子式为C5H10O2的羧酸和酯,且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 种B.4 种C.5 种D.6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S).2min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s)
B.平衡时A和B的转化率相等
C.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0.9倍
D.平衡时若保持压强不变,向容器中充入He气,则反应速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可逆反应aA(g)+bB(g)?cC(g)+dD(g)△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是(  )
A.a+b>c+dT1>T2△H>0B.a+b>c+d  T1<T2△H<0
C.a+b<c+d     T1>T2△H>0D.a+b<c+d  T1<T2△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关苯的结构和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CH3与CH3CH2CH3是同分异构体
B.苯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完全,燃烧时冒浓烟
C.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可以分离出苯,苯是无色无味的液态烃
D.向2 mL苯中加入1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静置,可观察到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