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 | A | B | ||
C | … | D |
分析 A、B、C、D、E、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短周期元素,A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A为N元素;C单质一般保存在煤油中,则C为Na;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则F为Al;G单质是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易被腐蚀或损坏,则G为Fe;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E为C元素、B为O元素,D为Cl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A、B、C、D、E、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短周期元素,A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A为N元素;C单质一般保存在煤油中,则C为Na;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则F为Al;G单质是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易被腐蚀或损坏,则G为Fe;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E为C元素、B为O元素,D为Cl元素.
(1)G为F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Ⅷ族;
(2)N与O可组成质量比为7:16的三原子分子,分子中N原子与氧原子数目之比=$\frac{7}{14}$:$\frac{16}{16}$=1:2,该分子为NO2,该分子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
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
(3)同温同压下,将a L 氨气的气体和b L HCl气体通入水中,如果等体积混合NH3和HCl,完全反应生成NH4Cl,溶液呈酸性,溶液pH<7,若所得溶液的pH=7,则NH3应过量,即a>b,
故答案为:<;>;
(4)Al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5)由图可知,1molC(s)与0.5molO2(g)反应得到1molCO(g)放出热量=393.5kJ-283kJ=110.5kJ,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C(s)+$\frac{1}{2}$O2(g)=CO(g)△H=-110.5kJ/mol ①
1molC(s)与1molO2(g)反应得到1molCO2(g)放出热量393.5kJ,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C(s)+O2(g)=CO2(g)△H=-393.5kJ/mol ②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得:CO2(g)+C(s)=2CO(g)△H=+172.5kJ/mol,
故答案为:CO2(g)+C(s)=2CO(g)△H=+172.5kJ/mol;
(6)若在Cl与Fe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溶液甲中,加入铜片,溶液会慢慢变为蓝色,则甲为FeCl3,设计如图所示的原电池,正极上Fe3+获得电子生成Fe2+,正极反应式为:Fe3++e-=Fe2+,
故答案为:Fe3++e-=Fe2+.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涉及元素化合物推断、溶液酸碱性与盐类水解、热化学方程式、原电池等,题目比较综合,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迁移运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 |
B. | 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 |
C. | 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
D. | Li、Na、K、Rb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区、③区、③区 | B. | ①区、③区、②区 | C. | ①区、②区、②区 | D. | ②区、③区、③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⑤ | B. | ①③④ | C. | ②⑤⑥ | D. | ①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5)(8) | B. | (5)(6)(8) | C. | (5)(7)(8) | D. | (3)(5)(7)(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不仅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 |
B. | 第3~12列元素全为金属 | |
C. | 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 |
D. | 第15、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