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反应:2H2+O2=2H2O.
(1)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BC (填序号,下同).
A.使用催化剂                    B.提高氧气的浓度
C.提高反应的温度                D.降低反应的温度
(2)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如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A

(3)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已知化学键的键能如表:
化学键H-HO=OH-O
键能kJ•mol-1436496463
由此计算2mol 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484kJ.

分析 (1)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
(2)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H=反应物中键能之和-生成物中键能之和.

解答 解:(1)A.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故A选;
B.适当提高氧气的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B选
C.适当提高反应的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C选;
D.适当降低反应的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故D不选;
故答案为:ABC;
(2)由图可知,A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A;
(3)断裂2molH2中的化学键吸收2×436kJ热量,断裂1molO2中的化学键吸收496kJ热量,共吸收2×436+496=1368kJ热量,形成4molH-O键释放4×463kJ=1852kJ热量,2mol 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反应热△H=反应物中键能之和-生成物中键能之和=1368-1852kJ/mol=-484kJ/mol,即2mol 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484kJ,故答案为:484kJ.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键及反应中能量变化、原电池等,为高频考点,侧重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夯实,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两个装置,工作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反应完成后往①中加入9.8gCu(OH)2固体,溶液恰好能回复原浓度和体积.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气体体积 ①=②
B.①中阴极质量增加,②中正极质量减小
C.电极反应式:①中阴极:Cu2++2e-═Cu②中正极:2H++2e-═H2
D.反应完成后溶液PH:①<7,②>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由A、B、C、D四种金属按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A(二价金属)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2e-═A2+
②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
③装置丙中溶液的pH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D>A>B>C.
(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g)+O2(g)$?_{△}^{催化剂}$2SO3(g)达到平衡状态时,n(SO2):n(O2):n (SO3)=2:3:4.缩小体积,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时,n(O2)=0.8mol,n(SO3)=1.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时,n(SO2)为0.4mol     B.缩小体积,再次达到平衡过程中,v>v
C.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不大           D.工业上一般采用增加SO2的浓度来提高O2的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1)电极b是电源的负极;
(2)溶液A的溶质是(填化学式)NaOH;
(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H2↑+Cl2↑+2NaOH.
(4)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Cl2与水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增大HCl的浓度使平衡逆向移动.减少Cl2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Cl2的逸出.
(5)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2Cl2(g)+2H2O(g)+C(s)=4HCl(g)+CO2(g)△H=-290.0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结合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不一定为1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Fe2O3和SiO2等.从铝土矿中提炼Al2O3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Al2O3+2NaOH=2NaAlO2+H2O、SiO2+2NaOH=Na2SiO3+H2O;
(2)滤液Ⅰ中加入CaO生成的沉淀是CaSiO3
(3)工业生产中通入的气体A应过量,理由是使铝元素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则反应2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lO2-+2H2O═Al(OH)3↓+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同学为检验CuS在不同酸中的溶解性,取4份黑色CuS粉末试样置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醋酸、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溶液.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CuS不溶于醋酸溶液;
②CuS不溶于浓盐酸;
③CuS不溶于浓硫酸;
④CuS在浓硝酸中溶解,溶液变蓝,并有红棕色刺激性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现象,该同学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CuS不溶于弱酸,能溶于强酸
B.CuS不溶于非氧化性酸,能溶于氧化性酸
C.CuS溶于硝酸,是因为硝酸氧化性强于硫酸,S2-被氧化,使CuS溶解
D.CuS溶于硝酸,是因为硝酸的酸性大于硫酸和盐酸的酸性,S2-结合H+,放出H2S气体,使CuS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可以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D.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锗(Ge)、锡(Sn)、铅是第ⅣA元素,三种单质的熔点依次为1211℃、232℃、237.5℃.下列关于它们单质和化合物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熔点:GeCl4<NaCl
B.酸性:Ge(OH)4>Sn(OH)4>Pb(OH)4
C.相同条件下,锗、锡、铅单质分别与稀硫酸反应,速率依次减慢
D.常温下在空气中,锗单质不被氧化,铅单质表面生成一层保护薄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