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加热熔合在一起就能形成合金.根据下列金属的熔点、沸点: 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 |
A. |
Fe、Cu |
B. |
Al、Na |
C. |
Fe、Na |
D. |
Cu、Na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 | 说明该钠盐是硫酸钠或硫酸氢钠 |
B. | 将稀H2SO4与Na2CO3溶液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有白色沉淀 | 说明非金属性:S>C>Si |
C. | 某硫酸盐溶液经焰色反应,只观察到明显的黄色焰色 | 说明该盐为钠盐一定不含钾、铜等其他金属阳离子 |
D. | 向含有少量的FeBr2的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CCl4萃取分液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Br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为常用的溶剂,B为常见的有色气体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
Ⅰ.若甲、乙是两种常见金属,反应Ⅲ是工业制盐酸的反应。
(1)反应Ⅰ中,甲在通常条件下和A剧烈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焰色反应为黄色的物质,则工业上生产甲的一般方法是 。
A.热分解法 B.热还原法 C.电解法
(2)反应Ⅱ中,乙与A在高温下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有磁性的物质,则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
(3)通过比较反应Ⅰ、Ⅱ的反应条件,可得出甲的金属性比乙的金属性 (填“强”或“弱”),比较二者金属性强弱的依据还可以是 (写出一种即可)。
(4)将2.5g甲的碳酸盐、碳酸氢盐和氢氧化物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 mL(标准状况)。
Ⅱ.若甲、乙是化合物,反应Ⅲ是工业制漂白液的反应,其中乙为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A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在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为常用的溶剂,B为常见的有色气体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
Ⅰ.若甲、乙是两种常见金属,反应Ⅲ是工业制盐酸的反应。
(1)反应Ⅰ中,甲在通常条件下和A剧烈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焰色反应为黄色的物质,则工业上生产甲的一般方法是 。
A.热分解法 B.热还原法 C.电解法
(2)反应Ⅱ中,乙与A在高温下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有磁性的物质,则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
(3)通过比较反应Ⅰ、Ⅱ的反应条件,可得出甲的金属性比乙的金属性 (填“强”或“弱”),比较二者金属性强弱的依据还可以是 (写出一种即可)。
(4)将2.5g甲的碳酸盐、碳酸氢盐和氢氧化物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 mL(标准状况)。
Ⅱ.若甲、乙是化合物,反应Ⅲ是工业制漂白液的反应,其中乙为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A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在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为常用的溶剂,B为常见的有色气体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
Ⅰ.若甲、乙是两种常见金属,反应Ⅲ是工业制盐酸的反应。
(1)反应Ⅰ中,甲在通常条件下和A剧烈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焰色反应为黄色的物质,则工业上生产甲的一般方法是 。
A.热分解法 B.热还原法 C.电解法
(2)反应Ⅱ中,乙与A在高温下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有磁性的物质,则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
(3)通过比较反应Ⅰ、Ⅱ的反应条件,可得出甲的金属性比乙的金属性 (填“强”或“弱”),比较二者金属性强弱的依据还可以是 (写出一种即可)。
(4)将2.5g甲的碳酸盐、碳酸氢盐和氢氧化物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 mL(标准状况)。
Ⅱ.若甲、乙是化合物,反应Ⅲ是工业制漂白液的反应,其中乙为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A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