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R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及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简单离子的半径:X > Z > M
C.由X与N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
D.Z单质不能从M与R元素构成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M
B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关系图可知X是O;Y是F;Z是Na; M是Al;N是Si;R是Cl.A. F的气态氢化物HF的水化物是弱酸,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而Cl的气态氢化物HCl的水化物是强酸,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ClO4是强酸。错误。B.O2-、Na+、Al3+是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的半径就越小。正确。C.由O与Si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 2H2O,也能与强碱发生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错误。Na的活动性很强,当将其放入AlCl3溶液使,首先与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发生反应的产物继续发生反应AlCl3+3NaOH=Al(OH)3↓+3NaCl。因此不能把Al从溶液中置换出来。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及元素与化合物的性质的知识。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叠氮化钠(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成分,能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将气囊鼓起。实验室测定叠氮化钠样品中NaN3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取约2.5000g叠氮化钠试样,配成250mL溶液。
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用滴定管加入50.00mL 0.1000mol·L-1
(NH4)2Ce(NO3)6(六硝酸铈铵),
[发生反应为:2(NH4)2Ce(NO3)6 +2NaN3=4NH4NO3+2Ce(NO3)3+2NaNO3+3N2↑](杂质不参与反应)。
③反应后将溶液稍稀释,然后向溶液中加入5mL浓硫酸,滴入2滴邻菲哕啉指示液,用0.0500mol·L-1(NH4)2Fe(SO4)2(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Ce4+至溶液由淡绿色变为黄红色(发生的反应为:Ce4++Fe2+= Ce3++Fe3+),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24.00mL。
(1)步骤①配制叠氮化钠溶液时,除需用到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
(2)叠氮化钠受撞击时生成两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其它读数正确,滴定到终点后,读取滴定管中 (NH4)2Fe(SO4)2标准溶液体积按图图示读取,将导致所测定样品中叠氮化钠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通过计算确定叠氮化钠试样中含NaN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常见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苯、纤维素均属于烃类化合物
B.天然氨基酸能与强酸或强碱溶液反应
C.石油的蒸馏、裂化属于化学变化
D.油脂、聚氯乙烯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取少量溶液滴加Ca(OH)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 确定NaH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
B | 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
C | 测定等浓度的HCl、HNO3两溶液的pH | 比较氯、N的非金属性强弱 |
D |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液化和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B.乙醇、乙酸和甲醛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
C.蛋白质、橡胶和塑料都是天然高分子
D.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采用铝合金,因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三4月模拟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通入SO2前后均能大量共存的是
A.Ba2+、K+、Br-、Cl- B.Na+、Cu2+、OH-、SiO32-
C.NH4+、Al3+、Br-、AlO2- D.Li+、H+、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表中陈述I、II均正确,且两者在反应原理上相似的是( )
选项 | 陈述I | 陈述II |
A | 向酚酞溶液中加Na2O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向石蕊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B | 将SO2和Cl2同时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 将CO2和NH3同时通入C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
C | 向Mg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
D | Na投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 | Na2CO3投入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大和中科院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具有良好的超导性。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K3C60中只有离子键 B.K3C60中碳元素显-3价
C.该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该晶体熔点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将O3持续通入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1)O3将I-氧化成I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①I-(aq)+ O3(g)= IO-(aq)+O2(g)△H1
②IO-(aq)+H+(aq) HOI(aq) △H2
③HOI(aq) + I-(aq) + H+(aq) I2(aq) + H2O(l) △H3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_,其反应△H=___ ___
(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I2(aq) + I-(aq) I3-(aq),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
(3)为探究Fe2+ 对O3氧化I-反应的影响(反应体如左图),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I3-浓度和体系pH,结果见右图和下表。
①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
②图13中的A为__ ___,由Fe3+生成A的过程能显著提高Ⅰ-的转化率,原因是 。
③第2组实验进行18s后,I3-浓度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双选)______。
A.c(H+)减小 B.c(I-)减小 C.I2(g)不断生成 D.c(Fe3+)增加
(4)据图14,计算3-18s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I3-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