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在HCl、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H++OH-═H2O,AB段沉淀开始增大至最大的反应为:MgCl2+2NaOH═2NaCl+Mg(OH)2↓、AlCl3+3NaOH═3NaCl+Al(OH)3↓,BC段沉淀溶解,发生反应为:Al(OH)3+OH-═AlO2-+2H2O,根据图象可知氢氧化镁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氢氧化铝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4mol-0.2mol=0.2mo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出镁离子、铝离子的浓度之比;根据镁离子、铝离子的物质的量可计算出AE:EF.
解答 解:在HCl、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H++OH-═H2O,AB段沉淀开始增大至最大的反应为:Mg2++2OH-═Mg(OH)2↓、Al3++3OH-═Al(OH)3↓,BC段沉淀溶解,发生反应为: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H++OH-═H2O;Mg2++2OH-═Mg(OH)2↓、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2)根据图象可知,C点之后剩余的沉淀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氢氧化铝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4mol-0.2mol=0.2mol,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n(Mg2+)=[Mg(OH)2]=0.2mol、n(Al3+)=n[Al(OH)3]=0.2mol,由于在同一溶液中,则镁离子、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原溶液中Mg2+、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0.2mol:0.2mol=1:1;
AB段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2+0.2mol×3=1mol,BC段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AE:EF=1mol:0.2mol=5:1,
故答案为:1:1 5:1.
点评 本题考查了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图象曲线变化对应反应原理及反应的先后顺序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守恒思想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mol•L-1的醋酸溶液的c(H+)约为0.01 mol•L-1 | |
B. | 醋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 |
C. | 醋酸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的弱 | |
D. | 10 mL 1 mol•L-1醋酸恰好与10 mL1 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高一上9月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g/mol,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则表示的是
A、V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
B、1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
C、1mol该气体的体积(以L为单位)
D、1L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点时,AgCl和BaSO4饱和溶液的密度基本相同 | |
B. | AgCl的溶解是吸热过程 | |
C. | 室温时,向等体积的饱和AgCl和BaSO4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BaCl2溶液,析出BaSO4沉淀的质量比AgCl多 | |
D. | 可以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AgCl和Ba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编号 |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 滴定前KOH溶液的体积(ml) | 滴定后KOH溶液的体积(ml) |
1 | 20.0 | 1.20 | 23.22 |
2 | 20.0 | 0.25 | 24.25 |
3 | 20.0 | 1.50 | 23.4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甲苯无同分异构体 | |
B. | 邻二甲苯只有一种 | |
C. | 苯分子中各原子均在一个平面内,各键键角均为120° | |
D. | 1mol苯最多只能与3mol H2加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高一上9月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仅依据下表给出的物理量X和Y,其中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A | B | C | D | |
X | 物质中的粒子数 | 标准状况下的 气体摩尔体积 | 固体的体积 | 溶液中溶质的 物质的量浓度 |
Y | 阿伏加德罗常数 | 标准状况下 气体的体积 | 固体的密度 | 溶液体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