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在HCl、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如图
(1)写出各段离子方程式:
OA:H++OH-═H2O;
AB:Mg2++2OH-═Mg(OH)2↓、Al3++3OH-═Al(OH)3↓;
BC:Al(OH)3+OH-═AlO2-+2H2O.
(2)原溶液中Mg2+、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图中AE:EF=5:1.

分析 在HCl、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H++OH-═H2O,AB段沉淀开始增大至最大的反应为:MgCl2+2NaOH═2NaCl+Mg(OH)2↓、AlCl3+3NaOH═3NaCl+Al(OH)3↓,BC段沉淀溶解,发生反应为:Al(OH)3+OH-═AlO2-+2H2O,根据图象可知氢氧化镁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氢氧化铝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4mol-0.2mol=0.2mo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出镁离子、铝离子的浓度之比;根据镁离子、铝离子的物质的量可计算出AE:EF.

解答 解:在HCl、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H++OH-═H2O,AB段沉淀开始增大至最大的反应为:Mg2++2OH-═Mg(OH)2↓、Al3++3OH-═Al(OH)3↓,BC段沉淀溶解,发生反应为: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H++OH-═H2O;Mg2++2OH-═Mg(OH)2↓、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2)根据图象可知,C点之后剩余的沉淀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氢氧化铝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4mol-0.2mol=0.2mol,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n(Mg2+)=[Mg(OH)2]=0.2mol、n(Al3+)=n[Al(OH)3]=0.2mol,由于在同一溶液中,则镁离子、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原溶液中Mg2+、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0.2mol:0.2mol=1:1;
AB段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2+0.2mol×3=1mol,BC段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AE:EF=1mol:0.2mol=5:1,
故答案为:1:1 5:1.

点评 本题考查了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图象曲线变化对应反应原理及反应的先后顺序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守恒思想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 mol•L-1的醋酸溶液的c(H+)约为0.01 mol•L-1
B.醋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C.醋酸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的弱
D.10 mL 1 mol•L-1醋酸恰好与10 mL1 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高一上9月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g/mol,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则表示的是

A、V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

B、1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

C、1mol该气体的体积(以L为单位)

D、1L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A、B、C、D、E、F、G七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于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A原子在基态时p轨道半充满且电负性是同族元素中最大的;D、E原子核外的M层中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G原子核外价电子数与B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B、E两元素组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C、F的原子均有三个能层,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KJ•mol-1)分别为578、1 817、2 745、11 575;C与F能形成原子数目比为1:3、熔点为190℃的化合物Q.
(1)B的单质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模型,其配位数为8;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F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5,G的高价离子与A的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的化学式为[Cu(NH34]2+
(2)试比较B、D分别与F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高低并说明理由NaCl的熔点高于SiCl4,因为NaCl是离子晶体,SiCl4是分子晶体.
(3)A、G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该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其晶胞的边长为$\root{3}{\frac{206}{a{N}_{A}}}$ cm.
(4)在1.01×105 Pa、T1℃时,气体摩尔体积为53.4L•mol-1,实验测得Q的气态密度为5.00g•L-1,则此时Q的组成为Al2Cl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AgCl和Ba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AgCl和BaSO4饱和溶液的密度基本相同
B.AgCl的溶解是吸热过程
C.室温时,向等体积的饱和AgCl和BaSO4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BaCl2溶液,析出BaSO4沉淀的质量比AgCl多
D.可以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AgCl和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次实验中,利用下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标准K0H溶液测定某盐酸的浓度.
注:①K0H标准液浓度为0.1000mol/L.②实验中使用酚酞作指示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所示实验名称是酸碱中和滴定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酸式滴定管
(2)图Ⅱ是这次实验前后某同学使用的盛装K0H溶液的滴定管的体积读数.则消耗的K0H溶液的体积为22.00mL;
(3)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若称取的K0H固体中含少量Na0H,用这种K0H固体配制标准溶液滴定上述盐酸,对测得盐酸浓度的影响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重复该实验3次,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待测得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1100mo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编号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KOH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后KOH溶液的体积(ml)
 1 20.0 1.20 23.22
 2 20.0 0.25 24.25
 320.0  1.50 23.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能够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而是所有碳碳键完全相同的事实是(  )
A.甲苯无同分异构体
B.邻二甲苯只有一种
C.苯分子中各原子均在一个平面内,各键键角均为120°
D.1mol苯最多只能与3mol H2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10-14增加到10-12
(2)常温下,将pH=10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然后保持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与盐酸的体积比为2:999.
(3)25℃时,在等体积的 ①pH=0的H2SO4溶液、②0.05mol/L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0:1010:109
(4)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中,阴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最大的是②(填序号).
①0.1mol•L-1的CuSO4溶液       ②0.1mol•L-1的Na2CO3
③0.1mol•L-1的KCl             ④0.1mol•L-1的NaHCO3
(5)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H++A2-
①则Na2A溶液显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NaHA溶液显酸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②若有0.1mol•L-1 Na2A的溶液,其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填序号).
A.c(Na+)>c(A2-)>c(OH-)>c(HA-)>c(H+
B.c(Na+)>c(OH-)>c(HA-)>c(A2-)>c(H+
C.c(Na+)>c(H+)>c(A2-)>c(OH-)>c(HA-
D.c(A2-)>c(Na+)>c(OH-)>c(H+)>c(H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高一上9月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仅依据下表给出的物理量X和Y,其中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A

B

C

D

X

物质中的粒子数

标准状况下的

气体摩尔体积

固体的体积

溶液中溶质的

物质的量浓度

Y

阿伏加德罗常数

标准状况下

气体的体积

固体的密度

溶液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