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
B.标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
C.体积为22.4L 的气体都是在标况下
D.标况下1mol水的体积是22.4L

分析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但是22.4L的气体可以处于不是标况的状态,标况下水为液体状态,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A.温度和压强影响气体的体积,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不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22.4L/mol,故A错误;
B.标况下,任何1mol气体的体积均是22.4L,故B正确;
C.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体积为22.4L不一定是在标况下,故C错误;
D.标况下,水为液体状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体积,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以及有关公式适用的条件,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标况下的状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蛋白质B.蔗糖C.葡萄糖D.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B.BaO2+H2SO4═BaSO4+H2O2
C.2Na2O2+4HCl═4NaCl+O2+2H2OD.4KO2+2CO2═2K2CO3+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来解释的是(  )
A.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合成氨工业选择高温(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
C.增大压强,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D.在Fe3++3SCN-?Fe(SCN)3反应达平衡时,增加KSCN的浓度,体系颜色变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已知K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1molH2O(  )
A.失去1 mol电子B.得到1 mol电子C.失去2 mol电子D.得到2 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将铜片、铁片平行插在稀硫酸中,用导线连接起来并接入电流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铜片在溶解,铁片上有无色气体生成
B.电流表指针没有偏转
C.电子从铁片流出经过导线流向铜片
D.电池总反应为Cu+2H+═H2+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 B.羟基的电子式 
C.醛基的结构简式-COHD.丙烯的键线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针对网络上流传的隔夜熟肉中因亚硝酸钠(NaNO2)含量严重超标而不能食用的说法,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查阅资料
NaNO2有毒,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NaNO2溶液显碱性,肉类在放置过程中,NaNO3逐渐转化为NaNO2,国家规定肉制品中NaNO2含量不能超过30mg/kg.
活动二:鉴别NaNO2与食盐
(1)NaNO2与食盐的外观相似,易被当成食盐误用,分析以下两种鉴别方法:
①能否各取少许固体用舌头品尝?不能.
②用稀硫酸、淀粉和KI溶液鉴别,溶液变蓝的是NaNO2具有氧化性.
活动三:探究NaNO3与NaNO2的相互转化
(2)制取NaNO2与NaNO3混合溶液的装置示意图:
已知:2NO2+2NaOH═NaNO2+NaNO3+H2O
①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水不能(选填“能“或“不能”)作为装置Ⅱ中的试剂,理由是二氧化氮与水反应能产生一氧化氮,排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
③装置Ⅲ中反应完全后,接下来的操作是先打开a,再关闭b.
(3)将NaNO2与NaNO3混合溶液露置于空气,隔夜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则溶液中NaNO2的含量减少(选填“增多”、“减少“或“不变”),原因可能是2NaNO2+O2=2NaNO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叙述正确有几个(  )
①晶体中不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一定存在化学键
②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
③向Fe(NO3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I,最终Fe2+被氧化生成Fe3+
④将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⑤将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然后加热蒸干,再在高温下充分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硅.
A.0个B.1个C.2个D.3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