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高纯度的氢氧化镁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力等领域.镁硅酸盐矿石可用于生产氢氧化镁,简要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1:溶液Ⅰ中除MgSO4外,还含有少量Fe3+、Al3+、Fe2+等离子2:几种金属阳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Fe3+Al3+Fe2+Mg2+
开始沉淀时1.53.36.59.4
沉淀完全时3.75.29.712.4
(1)向溶液Ⅰ中加入X的作用是调节溶液pH.
(2)向溶液Ⅰ中加入的两种试剂先后顺序是H2O2、MgO(填化学式).
(3)加入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
(4)如图2是Mg2+转化率随温度t的变化示意图:
①t1前Mg2+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升高温度,Mg2+转化率增大,平衡右移,反应是吸热反应;t1后Mg2+转化率下降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H3•H2O$\frac{\underline{\;\;△\;\;}}{\;}$NH3↑+H2O.
②向溶液Ⅱ中加入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g2++2NH3•H2O=Mg(OH)2↓+2NH4+

分析 溶液Ⅰ中除MgSO4外,还含有少量Fe3+、Al3+、Fe2+等离子,根据题中提供的各种金属离子沉淀的pH值可知,加入双氧水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再加入试剂X主要作用是调节溶液pH值,使铁离子沉淀,可以加氧化镁或氢氧化镁等,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氨水使溶液中镁离子沉淀,得氢氧化镁沉淀,由于要通过使铁离子沉淀的方法除去铁,所以要先氧化再沉淀,根据Mg2+转化率随温度t的变化示意图可知,由于氨水与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镁离子的转化率增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氨水的浓度减小,会导致Mg2+转化率减小,据此答题;

解答 解:液Ⅰ中除MgSO4外,还含有少量Fe3+、Al3+、Fe2+等离子,根据题中提供的各种金属离子沉淀的pH值可知,加入双氧水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再加入试剂X主要作用是调节溶液pH值,使铁离子沉淀,可以加氧化镁或氢氧化镁等,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氨水使溶液中镁离子沉淀,得氢氧化镁沉淀,由于要通过使铁离子沉淀的方法除去铁,所以要先氧化再沉淀,根据Mg2+转化率随温度t的变化示意图可知,由于氨水与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镁离子的转化率增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氨水的浓度减小,会导致Mg2+转化率减小,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向溶液Ⅰ中加入X的作用是调节溶液pH,
故答案为:调节溶液pH;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要先氧化再沉淀,所以向溶液Ⅰ中加入的两种试剂先后顺序是H2O2、MgO,
故答案为:H2O2、MgO;
(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加入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4)①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t1前Mg2+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 升高温度,Mg2+转化率增大,平衡右移,反应是吸热反应;t1后Mg2+转化率下降的原因是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氨水的浓度减小,反应的方程式为 NH3•H2O $\frac{\underline{\;\;△\;\;}}{\;}$ NH3↑+H2O,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Mg2+转化率增大,平衡右移,反应是吸热反应;NH3•H2O $\frac{\underline{\;\;△\;\;}}{\;}$ NH3↑+H2O;
②向溶液Ⅱ中加入氨水与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Mg2++2NH3•H2O=Mg(OH)2↓+2NH4+
故答案为:Mg2++2NH3•H2O=Mg(OH)2↓+2NH4+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方案,涉及物质分离提纯、离子沉淀的条件选择、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沉淀转化的原理应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EIJ
A.实验室存放HF的溶液,不能用带玻璃塞的细口瓶,而应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
B.碳酸氢镁溶液中加过量澄清石灰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Mg2++2OH-+2HCO3-=MgCO3↓+CaCO3↓+2H2O
C.水泥、玻璃和水晶都是硅酸盐产品
D.喝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原因是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E.向新制的饱和氯水中分别加入CaCO3固体和Na2CO3固体,均会使得HClO的浓度增大
F.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为防止产生Fe3+,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为了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G.无色溶液中,K+、Cl-、Na+、H2PO${\;}_{4}^{-}$、PO${\;}_{4}^{3-}$、SO${\;}_{4}^{2-}$可以大量共存
H.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ClO-、HCO${\;}_{3}^{-}$、NO${\;}_{3}^{-}$、NH${\;}_{4}^{+}$、S2O${\;}_{3}^{2-}$可以大量共存
I.合金中一定有金属元素,两种不同的金属不一定可以加工成合金
J.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O32-、Cl-、OH-、NO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随着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及对其有效地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来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CO和H2生成甲醇的反应:CO(g)+2H2(g)?CH3OH(g);
 I.根据如图1所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时.
(1)若升高温度,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值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时,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frac{2n{\;}_{B}}{t{\;}_{B}V}$mol•(L•min)-1 (用字母表示)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frac{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bc
a  氢气的浓度减少
b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  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  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II.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CO和20mol H2,发生上述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1)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VA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frac{V{\;}^{2}}{100}$;A、B两点时容器中,n(A):n(B)=5:4.
(2)若C点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体积保持不变,要提高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CE.(填字母,下同)
A.升高温度   B. 加催化剂   C.. 通入CO   D.通入H2E.再通入5mol CO和10mol H2
(3)若A点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在温度不变且保证H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C.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有以下物质:①铁、②氢氧化钠、③氨气、④稀盐酸、⑤醋酸(用相应物质的序号填写)
(1)属于电解质的有②⑤;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③;属于弱电解质的有⑤.
(2)写出⑤所代表物质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stackrel{.}{?}$COO-+H+
(3)写出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溶于⑤所代表物质的离子方程式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CO2转化为 CH4,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能得到清洁能源.已知:
CO2(g)+2H2O(g)═CH4(g)+2O2(g)△H=+802kJ•mol-1如图为在恒温、光照和不同催化剂(Ⅰ、Ⅱ)作用下,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n (CH4)随光照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5h内,催化剂Ⅰ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剂Ⅱ的效果好
B.0~16h内,v(H2O)=1.5 mol/(L•h)
C.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等
D.反应开始后的15h内,第Ⅰ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的CH4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Y(g)+Z (s),以下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
A.X的分解速率是Y的消耗速率 的2倍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lmolY的同时分解2mol 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定温度下,对于两个可逆反应A(g)+2B(g )?2C(g)和A(s)+2B(g)?2C(g),都能说明两个反应都已达到平衡的是(  )
A.容器内总压强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2011年12月13日,加拿大正式宣布将退出《京都议定书》,这使CO2的排放问题再次成为了热点.当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超过0.050%时,会引起明显的温室效应.为减小和消除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I.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其流程如图1:

①上述流程中碳酸钾溶液所起的作用是吸收或富集二氧化碳.
②在分解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KHCO3$\frac{\underline{\;\;△\;\;}}{\;}$K2CO3+CO2↑+H2O(写出化学方程式).
Ⅱ.碳酸钾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医药、轻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医药、玻璃、染料等工业,可用作气体吸附剂,干粉灭火剂,橡胶防老剂等.
已知:CO2、碳酸盐、碳酸氢盐的部分性质如下:CO2(过量)+OH-═HCO3-   HCO3-+OH-═CO32-+H2O
CO32-与H+反应生成CO2分两步:CO32-+H+═HCO3-;HCO3-+H+═H2O+CO2
①小王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K2CO3溶液.他所制得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碳酸氢钾氯化钾或氢氧化钾和氯化钾.
②该同学在数字实验室中用传感器对碳酸钾和碳酸氢钾的混合物样品进行成分测定,他分别称取三份不同质量的混合物样品,配成稀溶液,然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50ml硫酸,测得如表数据:
实验编号123
混合物的质量/g3.764.708.46
硫酸溶液的体积/mL50.0050.0050.00
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mol0.030.03750.03
试计算:该混合固体中K2CO3与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所用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氯化钴及其水合物会呈现不同颜色(如下),德国科学家发明了添加氯化钴的变色水泥,据此推测雨天变色水泥呈粉红色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D.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H<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