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得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是(  )
A.CH3CH3
B.
C.
D.CH3CH2CH2CH3

分析 烷烃的通式为CnH2n+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可知12n+2n+2=114,则n=8,该烷烃的分子式应为C8H18,跟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结构对称,分子中只含有一种H原子.

解答 解:烷烃的通式CnH2n+2,该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所以有:12n+2n+2=114,解得n=8,即分子式为C8H18,含8个碳原子的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烃分子中18个氢原子的位置均是等效的,分子结构对称,结构简式应为,为2,2,2,2-四甲基丁烷,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烷烃分子式的确定与结构的判断,注意等效氢的判断,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为镁元素的相关信息,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镁属于金属元素
B.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
C.镁离子与硫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D.在化学反应中,1个硫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中c(Na+)与c(CO32-)之比大于2:1
B.蒸发氯化铝溶液要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方可得到氯化铝晶体
C.1 L 0.3 mol/L醋酸溶液中H+个数与3 L 0.1 mol/L醋酸溶液中H+个数之比为1:1
D.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CH3COONa、NaHCO3、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3Cu+8HNO3═3Cu(NO32+2NO↑+4H2O的反应中,有38.4g铜被氧化,问:
(1)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11.7g Na2R中含有0.3molNa+,Na2R的式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有机物A满足下列条件.
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且燃烧过程中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等于消耗掉O2的物质的量,也正好和生成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②质谱图显示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且分子中含有六元环;
③碳和氧原子在分子结构中都有两种不同的化学环境,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个吸收峰.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实验式(或最简式)是CH2O;
(2)A的分子式是C6H12O6
(3)A的结构式是
(4)A有一种同分异构体B,其分子中也有六元环,所有碳原子都处于相同化学环境,其结构简式是,其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吸收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半径按B、C、D、A顺序依次减小,且质子数之间的关系如下:d=2a,a+d=b+c,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A族,制备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的NaCl(填化学式);
(2)B、C、D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2SO4,A和D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H2O(填化学式);
(3)写出C单质与Cu0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CuO$\frac{\underline{\;高温\;}}{\;}$3Cu+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苯胺为无色液体,还原性强,易被氧化;有碱性,与酸反应生成盐.常用硝基苯与H2制备:
NO2+3H2$\stackrel{140℃}{→}$NH2+2H2O.其部分装置及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C处冷凝装置的冷水.
②先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沸石及硝基苯,再取下恒压分液漏斗,换上温度计.
③打开装置A、B间活塞,通入H2一段时间.
④点燃B处的酒精灯,加热,使温度维持在140℃进行反应.
⑤反应结束后,关闭装置A、B间活塞,加入生石灰.
⑥调整好温度计的位置,继续加热,收集182~186℃馏分,得到较纯苯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⑥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三颈烧瓶出气口(等高线)附近.
(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C.
A.冷凝管的冷水应该从b进从a出
B.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液中,便于控制反应液的温度
C.装置A中应使用锌粉,有利于加快生成H2的速率
D.加入沸石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3)若实验中步骤③和④的顺序颠倒,则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加热时氢气遇氧气发生爆炸;生成的苯胺被氧气氧化.
(4)蒸馏前,步骤⑤中加入生石灰的作用是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
(5)有学生质疑反应完成后,直接蒸馏得到苯胺的纯度不高,提出以下流程:
反应后混合液$→_{萃取分液Ⅰ}^{盐酸}$水溶液A$→_{萃取分液Ⅱ}^{NaOH溶液+乙醚}$有机液A$→_{减压蒸馏}^{低温}$较纯苯胺
苯胺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盐酸苯胺被水萃取,在碱性溶液中又被有机溶剂反萃取,这种萃取反萃取法简称反萃.实验中反萃的作用是除去苯胺中较多的杂质,有利于蒸馏;在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取分液时,应注意不时放气,其目的是减低漏斗内的压力,使漏斗内外压强一致.
(6)苯胺还原性强,易被氧化,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2+4MnO2+5H2SO4→2+4MnSO4+1(NH42SO4+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应用如图所示电解实验可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两电极的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1)a电极材料应为Fe,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2)电解液c可以是(填编号)BC
A.纯水   B.NaCl溶液   C.NaOH溶液  D.CuCl2溶液
(3)d为苯,其作用为隔绝空气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在加入苯之前对c应作怎样的简单处理?加热煮沸.
(4)为了在较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可采取的措施(填编号)BC
A.改用稀硫酸作电解液                        B.适当增大电源的电压
C.适当减少两电极间距离                      D.适当降低电解液的温度
(5)若c为Na2SO4溶液,当电解一段时间看到白色Fe(OH)2沉淀后,再反接电源电解,除了电极上看到气泡外,混合物中另一明显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