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在地下的青铜器锈蚀过程可表示为:
CuCuCl
…→X.X由两种物质X1和X2组成,X1和X2都由四种元素构成。
I、定性实验表明:X1热分解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X2受热分解的产物不能使澄清石灰水交浑浊,但两者均有水珠产生。
II、定量测定X1和X2组成:某兴趣小组用下图实验装置分别对X1和X2做热分解实验(夹持装置已省去).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内均残留黑色固体,装置B和C的质量均增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X1、X2均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铜器出土后防止青铜器继续锈蚀的关键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会对判断A装置中反应是否完全进行带来困难,为解决此问题.可将B改为内装浓H2SO4的洗气瓶,判断反应完全的现象为___________。用经改装的装置.
某同学进行正确操作。最终得出的测定结果仍有误差,原因是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3)在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的前提下,进行X1的热分解实验。经测定。装置B和C中质量增重之比△m(B):△m(C)=9:22,X1的化学式___________。X1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测得X2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67%,则X2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H2+N2 2NH3,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0.8mol,在这段时间内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 10s B. 20s C. 30s D. 4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a、b、c、d四块金属浸入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溶解;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A. a>b>c>d B. c>a>b>d C. a>c>d>b D. b>d>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FeSO4氧化,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现将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假设I﹣与KMnO4反应的氧化产物为I2),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主要是高锰酸钾和碘化钾溶液反应
B.图中BC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通电
C.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D.以Pt为电极材料电解C点的溶液,总反应式为2H2O2H2↑+O2↑,则当外电路电子流通4mol时两极产生的气体总体积一定是67.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Cu2+、Na+、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AlO2﹣、NO3﹣、Na+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O42﹣、NO3﹣、NH4+
④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使pH试纸变为红色的溶液:Na+、Cl﹣、S2﹣、ClO﹣
⑥无色溶液中:K+、Al3+、NO3﹣、HCO3﹣.
| A. | ①②⑤ | B. | ③⑤⑥ | C. | ②④ | D. | ②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