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硫离子的是(  )
A.Na2SB.NaHSO4C.SO2D.H2SO4

分析 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硫离子的物质为可溶性硫化物或H2S,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Na2S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为Na2S=2Na++S2-,能电离出硫离子,故A正确;
B.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不能电离出硫离子,故B错误;
C.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分步电离,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SO2+H2O=H2SO3、H2SO3?H++HSO3-、HSO3-?H++SO32-,所以没有硫离子生成,故C错误;
D.硫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没有硫离子生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明确电解质强弱及物质构成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方式区别,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2mol L-1的①(NH42SO4、②NaNO3、③NH4HSO4、④NH4NO3、⑤CH3COONa溶液,它们的pH值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③①④②⑤B.①③④②⑤C.③②①④⑤D.⑤②④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甲是一种盐,由A、B、C、D、E五种元素组成,其中四种是短周期元素.甲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含有由A、B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的少1,D、E处于同主族.
用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
②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呈红色;
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
④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元素符号是S,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第Ⅷ族.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②中现象的原因:2Fe2++Cl2=2Cl-+2Fe3+;Fe3++3SCN-?Fe(SCN)3
(3)实验③中出现的现象是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加热有大量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4)甲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甲的化学式为(NH42Fe(SO42
(5)某同学以氨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碳酸氢铵.合理的方案是B.
A.先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氨气.
B.先将氨气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检验产物中有NH4+的方法为取少量产物放入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证明产物中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丁达尔效应可以用于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B.过滤和蒸发操作均用到玻璃棒,但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
C.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
(1)钢制品应接电源的负极.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H2
(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mol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3mol.
(3)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需要的试剂还有bd.
a.KCl      b.KClO3    c.MnO2    d.Mg
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到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Fe2O3+6H+=2Fe3++3H2O、Fe+2Fe3+=3Fe2+(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粉精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粉精,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2)用于漂白时,在溶液里加少许稀盐酸能促进漂白,这是因为加入盐酸能生成更多的次氯酸,增强漂白性;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O)2+2HCl=CaCl2+2HClO.
(3)漂粉精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某种物质,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现有甲、乙、丙三种元素,其原子序数都不超过20.有关信息如下:
元素代号相关信息
n为电子层数,甲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n2-1)
在周期表中它的周期数为k,主族序数为(2k+1)
电子层数大于最外层电子数
下列关于甲、乙、丙三种元素相关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的单质难溶于水
B.乙的气态氢化物遇湿润的pH试纸变红色或蓝色
C.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
D.甲、丙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储存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是(  )
A.NOB.HClC.O2D.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状态是反应的最大限度,此时反应停止了
B.水通电时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点燃能生成水,这两个反应是可逆反应
C.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用可逆号代替等号
D.当温度或浓度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一定不被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