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氯只有35Cl和37Cl两种稳定同位素,在氯气中35Cl和37Cl的原子个数比为3∶1,则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氯气分子数之比可能是( )
A.5∶3∶2 B.5∶2∶2
C.5∶2∶1 D.9∶3∶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乙烯分子(C2H4)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B.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C.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某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绿矾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一) FeSO4•7H2O的制备
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铜、氧化铁等杂质)制备FeSO4·7H2O晶体:
①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
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
(2)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
(3)为了洗涤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原因是 。
(二)探究绿矾(FeSO4·7H2O)热分解的产物
已知SO3的熔点是16.8°C,沸点是44.8°C,该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检查装置A与B气密性;
②取一定量绿矾固体置于A中,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
③观察到A 中固体逐渐变红棕色,B中试管收集到无色液体,C中溶液褪色;
④待A中反应完全并冷却至室温后,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硫酸溶解,取少量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⑤往B装置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溶液变浑浊。
(4)实验结果分析
结论1:B中收集到的液体是 ;
结论2:C中溶液褪色,可推知产物中有 ;
结论3:综合分析上述实验③和④可推知固体产物一定有Fe2O3。
【实验反思】
(5)请指出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的明显不足: 。
(6)分解后的固体中可能含有少量FeO,取上述实验④中盐酸溶解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选用一种试剂鉴别,该试剂最合适的是 。
a. 氯水和KSCN溶液 b. 酸性KMnO4溶液 c. H2O2 d. 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元素R有如下反应:RO+5R-+6H+===3R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
B.RO中的R只能被还原
C.每反应消耗1 mol R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D.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吸收的能量大于B吸收的能量;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放出的能量大于C放出的能量。若A、B、C、D间分别形成化合物时,属于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AD2 B. BC2 C. AC2 D. B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随着对有机高性能纤维的不断深入研究,美国已开发出一种超高性能纤维,该纤维不仅具有PBO纤维的抗张性能,而且还有优于PBO纤维的抗压缩性能。下面是以对二甲苯为原料合成该纤维的合成路线(有些反应未注条件)。请回答:
(1)写出合成该纤维的单体F的结构简式: 。
(2)反应类型:A→B ,B→C 。
(3)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B→C ; D→E 。
(4)若1molF与足量Na2CO3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Na2CO3 mol
(5)写出两种符合下列条件物质的结构简式: 、 。
①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②遇FeCl3溶液有显色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 14 6 C
C.氯化镁的电子式: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