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在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B(g)?2C(g)+D(s),已知将2molA和1molB
充入该容器中,反应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Wmol,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为n%.
(1)若把2molA和1molB充入该容器时,处于状态Ⅰ,达到平衡时处于状态Ⅱ(如图),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2)若降低原平衡体系温度,当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两次平衡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未发生改变,试解释形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M(D)=原平衡状态的相对分子质量.
(3)若将原容器改为容积可变的容器,在一定温度和常压下,将2molA和1molB充入该容器中,建立平衡之后,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
Ⅰ、现持续增大压强,当:
①当压强为原来1.5倍时,B的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测得m<1.5a;
②当压强为原来10倍时,B的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为n mol/L,测得n>10a;
试解释形成第②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A转化为非气态,增大压强,平衡左移.
Ⅱ、再将2molA和1molB充入该容器中,则反应速率(Y)与时间(X)关系图象可表示为A.

(4)若维持该题原条件不变,仅从生成物开始配比,要求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仍为Wmol.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n(D) 应满足的条件是n(D)>$\frac{2-W}{2}$.(用含有W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 (1)若把2mol A和1mol B充入该容器时,处于状态Ⅰ,达到平衡时处于状态Ⅱ,分析图象可知,变化过程中随压强增大,气体体积不变,说明D变化为气体,反应放热;
(2)若降低原平衡体系温度,当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两次平衡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未发生改变,依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frac{m}{n}$分析,反应生成的D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原平衡状态的相对分子质量;
(3)Ⅰ、2A(g)+B(g)?2C(g)+D(s),在一定温度和常压下,将2mol A和1mol B充入该容器中,建立平衡之后,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当压强为原来1.5倍时,B的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体积变化应为1.5a,实际测得m<1.5a,说明平衡正向进行;当压强为原来10倍时,B的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为n mol/L,体积变化引起的浓度变化浓度应变化为10a,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n<10a,而实际测定结果测得n>10a,证明平衡逆向进行,只能是增大压强,结合反应前后气体变化可知,可能A变化为非气体才符合;
Ⅱ、若将原容器改为容积可变的容器,在一定温度和常压下,将2mol A和1mol B充入该容器中,建立平衡之后,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再将2mol A和1mol B充入该容器中,为保持恒压,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最后达到相同平衡状态,所以加入物质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体积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反应进行过程中,体积缩小,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达到平衡状态;据此分析此反应速率(Y)与时间(X)图象关系;
(4)采用极限法求出D的物质的量,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浓度不变说明是相同的化学平衡,反应是体积改变的反应,把物质都换算成方程式一边的物质,等量等效的原则进行计算判断.

解答 解:(1)体积不变,压强增大,说明温度升高,该反应是个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
(2)若降低原平衡体系温度,当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两次平衡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未发生改变,形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D的摩尔质量和原平衡状态的平均摩尔质量相同,即M(D)=原平衡状态的相对分子质量;
故答案为:M(D)=原平衡状态的相对分子质量;
(3)I、2A(g)+B(g)?2C(g)+D(s),在一定温度和常压下,将2mol A和1mol B充入该容器中,建立平衡之后,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当压强为原来1.5倍时,B的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体积变化应为1.5a,实际测得m<1.5a,说明平衡正向进行;当压强为原来10倍时,B的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为n mol/L,体积变化引起的浓度变化浓度应变化为10a,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n<10a,而实际测定结果测得n>10a,证明平衡逆向进行,只能是增大压强,结合反应前后气体变化可知,可能A变化为非气体才符合;
故答案为:A转化为非气态,增大压强,平衡左移;
Ⅱ、若将原容器改为容积可变的容器,在一定温度和常压下,将2mol A和1mol B充入该容器中,建立平衡之后,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再将2mol A和1mol B充入该容器中,为保持恒压,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最后达到相同平衡状态,所以CD错误;所加入物质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体积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随反应进行气体体积减小,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达到相同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A;
(4)在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B(g)?2C(g)+D(s),已知将2mol A和1mol B充入该容器中,反应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W mol,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为n%,若维持该题条件不变,仅从生成物开始配比,要求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仍为Wmol.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n(D)应满足的条件是:
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不同配比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是Wmol,可以是2molA,1molB的起始量,逆向进行可以是2molC,最少1molD,固体对平衡无影响;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Wmol;C消耗的物质的量为(2-W)mol,需要D物质的量为$\frac{2-W}{2}$mol;
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n(D)>$\frac{2-W}{2}$mol;
故答案为:n(D)>$\frac{2-W}{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图象分析判断方法,平衡移动原理,平衡常数分析判断,等效平衡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使某弱酸HX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的c(H+)减小的措施有(  )
A.通入HClB.加NaXC.加热D.加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甲所示3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一段时间后,向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2)装置2中的石墨是正极(填“正”或“负”),该装置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3)装置3中甲烧杯盛放100mL 0.2mol/L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mL 0.5mol/L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 0.64g.
①电源的M端为正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
②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H2O$\frac{\underline{\;电解\;}}{\;}$2Cu+O2↑+4H+
③甲、乙两烧杯中生成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共336mL.
(4)利用电池可实现电能向化学能转化.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填序号)
A.电源中的a一定为正极,b一定为负极
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液  C.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D.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H2O2=2H2O+O2B.2Na+2H2O=2NaOH+H2
C.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D.3CO+Fe2O3=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根据反应式:(1)2A3++2B-═2A2++B2,(2)C2+2A2+═2A3++2C-,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A.C-、A2+、B-B.B-、A2+、C-C.C-、B-、A2+D.A2+、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钠和钾的合金(含50%~80%的钾)在室温下呈液态,在原子反应堆中起的作用是(  )
A.导电B.导热剂C.强还原剂D.熔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
A.c (HCOO-)>c (Na+B.c (HCOO-)<c (Na+
C.c (HCOO-)=c (Na+D.无法确定c (HCOO-)与c (Na+)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A、B、C、D、E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是淡黄色固体,B是无色液体,甲、乙、丙为非金属单质,丁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单质,C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丙是黄绿色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的反应部分产物已经略去):

(1)在化合物D的水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CO2+2H2O=Al(OH)3↓+HCO3-
(2)已知Al(OH)3是难溶于水的两性氢氧化物.常温下,Ksp[Al(OH)3]=3.0×10-34.则该温度下,将0.1mol/L的AlCl3溶液调整到pH=4,此时溶液中c(Al3+)=3.0×10-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序号操作及现象结论
A将pH=11的氨水稀释10倍,测得pH由11变成 10.6NH3•H2O?NH4++OH-的电离程度增大
B“NO2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加深2NO2(g)?N2O4(g)△H<0
C向25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5滴FeCl3饱和溶液,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温度升高,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D将固体CaSO4加入Na2CO3饱和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检验固体成分为CaCO3同温下溶解度:
CaSO4<CaCO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