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液体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H+、NO3-、OH-
B、Ca2+、NO3-、HCO3-、OH-
C、K+、H+、Cl-、SO42-
D、Fe3+、Cl-、H+、CO32-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
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相互促进水解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H+、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a2+、HCO3-、OH-结合生成水和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
D.H+、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Fe3+、CO32-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的现象是
 
.苯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此反应的产物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写结构简式),此物质的官能团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CaCl2
B、Na2O
C、H2O
D、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Zn(s)+
1
2
O2(g)═ZnO(s)△H=-351kJ/mol,则1g Zn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
A、5.4 kJ
B、350 kJ
C、3.5 kJ
D、8.5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
A、Na和O2
B、NaOH溶液和CO2
C、Na2O2和CO2
D、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氢能,不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C、在含硫的燃料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50℃和1.01×105 Pa时,反应2XY3(g)═X2(g)+3Y2(g)△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
B、大理石加入盐酸溶液中:CO32-+2H=═CO2↑+H2O
C、铁粉加入FeCl3溶液中:Fe+2Fe3+═3Fe2+
D、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某铁碳合金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的部分产物并测定铁碳合金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1)往圆底烧瓶中加入m g铁碳合金,并滴入过量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①常温下,Fe在浓硫酸中钝化;②
 

(2)反应一段时间后,从A中逸出气体的速率仍然较快,除因反应温度较高外,还可能的原因是
 

(3)装置B的作用是
 

(4)甲同学观察到装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得出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装置A中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认为为了确认二氧化碳的存在,需在装置B-C之间添加装置M.装置E、F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重新实验后观察到装置F中的现象是
 

(6)有些同学认为合金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用KMnO4溶液来测定.
(5Fe2++MnO4-+8H+═5Fe3++Mn2++4H2O).测定铁元素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如下:
Ⅰ.往烧瓶A中加入过量的还原剂使溶液中的Fe3+完全转化为Fe2+,过滤,得到滤液B;
Ⅱ.将滤液B稀释为250mL;
Ⅲ.取稀释液25.00mL,用浓度为c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实验所需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
①步骤Ⅱ中,将滤液B稀释为250mL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必须要用到的是
 

②滴定过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加入指示剂,如需要,应加入的指示剂是
 

③铁碳合金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