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标号 | 仪器中所加物质 | 作用 |
A | 亚硫酸钠、浓硫酸 | 产生SO2 |
分析 (1)制备气体的一般装置: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据此解答;
(2)依据设计步骤和试剂选择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制备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硫,需要在装置A中加入亚硫酸钠,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硫酸,二氧化硫中含有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在集气瓶中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①高锰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下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
②反应管内溶液紫红色消失时,SO2与反应管内所含的高锰酸根离子恰好反应,若没及时停止通气,则未反应的SO2气体也排水到量气管;
③根据反应:5SO2+2MnO4-+2H2O=5SO42-+2Mn2++4H+,n(SO2)=2.5V1c×10-3mol,依据V=Vmn计算二氧化硫的体积,然后计算二氧化硫的百分含量.
解答 解:(1)制备气体的一般装置: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依据反应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制备干燥的二氧化硫需要在A中加入亚硫酸钠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中含有水蒸气,需要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在集气瓶中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硫,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如图,
故答案为:;
(2)依据设计步骤和试剂选择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制备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硫,需要在装置A中加入亚硫酸钠,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硫酸,二氧化硫中含有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在集气瓶中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
仪器标号 | 仪器中所加物质 | 作用 |
A | 亚硫酸钠、浓硫酸 | 产生SO2 |
B | 浓硫酸 | 除去水蒸气 |
C | ||
D | 氢氧化钠溶液 | 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二氧化硫的制备、性质、实验误差的判断,熟悉实验原理是解题关键,注意二氧化硫含量误差分析和SO2的百分含量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l-的半径比Cl的半径小 | |
B. | Cl2和Cl-都有毒性 | |
C. | Cl-和Cl2都呈黄绿色 | |
D. | Cl、HClO、Cl2及Cl-中,Cl的化学活动性最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化学反应能够制造出新的物质,同时也能制造出新的元素 | |
B. | 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钾常保存在煤油中 | |
C. | 葡萄酒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葡萄酒 | |
D. | 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会使蛋白质等聚沉制得豆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如图装置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 |
B.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溶液浓度偏大 | |
C. | 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 | |
D. |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附着在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集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④⑥ | B. | ①③④ | C. | ①③⑤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反应 | A | B | C | D |
△Hl(kJ•mol-2) | 10.5 | 1.80 | -126 | -11.7 |
△Sl(J•mol-1•K-1) | 30.0 | -113.0 | 84.0 | -10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X气体 | Y溶液 | 预测的现象 |
① | CO2 | BaCl2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② | SO2 | Ba(N03)2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③ | Cl2 | AgNO3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④ | NH3 | AlCl3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Al片改成Al粉 | |
B. | Fe与稀H2SO4反应生成氢气,改用浓H2SO4 | |
C. | Cu与稀HNO3反应制NO,用酒精灯加热 | |
D. | 在H2+I2?2HI的反应中,增大压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