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实验小组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Cl、Al2O3、Fe2O3、SiO2等杂质,不考虑其他杂质)生产二水合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剂1可以是适量的氢氧化钙固体或适量的氧化钙固体
B.欲检验溶液2中是否含有Fe3+,可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无明显现象,则不含有Fe3+
C.若用已知浓度AgNO3溶液来滴定产品(加入某指示剂)中的氯离子来测量产品纯度,计算所得的数据不可能大于100.0%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2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铵,得到的沉淀用盐酸溶解、酸化后进行操作3,可得到纯度更高的二水合氯化钙

分析 二氧化硅与盐酸不反应,工业碳酸钙加入盐酸,得到溶液1含有Al3+、Fe3+、Ca2+,固体1为SiO2,在溶液1中加入氢氧化钙,可生成Al(OH)3、Fe(OH)3,即固体2,溶液2含有氯化钙、氢氧化钙,加入盐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CaCl2•2H2O,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二氧化硅与盐酸不反应,工业碳酸钙加入盐酸,得到溶液1含有Al3+、Fe3+、Ca2+,固体1为SiO2,在溶液1中加入氢氧化钙,可生成Al(OH)3、Fe(OH)3,即固体2,溶液2含有氯化钙、氢氧化钙,加入盐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CaCl2•2H2O,
A.试剂1用于除去Al3+、Fe3+,且不能引入新杂质,则可以是适量的氢氧化钙固体或适量的氧化钙固体,故A正确;
B.检验铁离子,可用KSCN,根据溶液是否变为红色判断,故B正确;
C.产品中含有氯化钠,加入硝酸银生成更多的氯化银沉淀,则计算所得的数据可能大于100.0%,故C错误;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2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铵,得到碳酸钙沉淀,以与氯化钠分离,用盐酸溶解、酸化后进行操作3,可得到纯度更高的二水合氯化钙,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紧扣生产目的分析生产流程图,明确流程图中各操作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整体把握生产过程,这是解答所提出的问题的基础,难道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现代炼锌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大类,俩是生产硫酸锌的副产品,属于高毒性金属,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火法炼锌是将闪锌矿(主要含ZnS)通过浮选.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再把氧化锌和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加热至1373-1573K,使锌蒸馏出来.主要反应为:
2ZnS+3O2$\frac{\underline{\;高温\;}}{\;}$2ZnO+2SO2; 鼓风炉中:2C+O2$\frac{\underline{\;\;△\;\;}}{\;}$2CO  ZnO+CO$\frac{\underline{\;\;△\;\;}}{\;}$Zn+CO2
从火法炼锌蒸馏后的残渣中含多种金属单质及In2O3,可用硫酸提取铟,某研究机构对此研究数据如下.实验中涉及的酸度(每升溶液中含硫酸的质量)与铟的浸出率如图1;硫酸溶液的体积与固体的体积比如图2

①当酸度为196时,其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
②从节约原料和浸出率考虑,适宜的酸度和液固比分别为:180,6:1.
(2)湿法炼锌的主要工艺流程为:

①从保护环境和充分利用原料角度,如何处理或利用烟气将烟道气净化,用于生产硫酸等.
②除去酸浸出液中的铁,可用H2O2氧化,再调节pH使之形成Fe(OH)3沉淀,写出H2O2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③酸浸出液还含有Cd2+,为了防止镉污染并回收镉,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分离,已知Zn(OH)2和氢氧化铝一样也具有两性,试写出分离的离子方程式Cd2++2OH-=Cd(OH)2↓、Zn2++4OH-=ZnO22-+2H2O[或Zn2++4OH-=Zn(OH)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2H++2Cl-$\frac{\underline{\;通电\;}}{\;}$H2↑+Cl2
B.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氨水中:SO2+NH3•H2O═HSO${\;}_{3}^{-}$+NH${\;}_{4}^{+}$
C.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CaSO4+CO${\;}_{3}^{2-}$═CaCO3↓+SO${\;}_{3}^{2-}$
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3Ag+4H++NO${\;}_{3}^{-}$═3Ag++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Al2O3$→_{△}^{NaOH(aq)}$NaAlO2(aq)$\stackrel{CO_{2}}{→}$Al(OH)3
B.S$\stackrel{O_{2}/点燃}{→}$SO3$\stackrel{H_{2}O}{→}$H2SO4
C.Fe2O3$\stackrel{HCl(aq)}{→}$FeCl3(aq)$\stackrel{△}{→}$无水FeCl3
D.NH3$\stackrel{O_{2}/催化剂}{→}$NO2$\stackrel{H_{2}O}{→}$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砖(含Fe3O4)中的Fe2+可用浓盐酸溶解后,再加入适量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检验
B.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盐酸,接近终点时因滴速太快造成NaOH少许过量;此时若加入一定体积该盐酸后,继续用该NaOH溶液恰好滴定至终点,则测得的盐酸浓度将偏大
C.用镊子夹取金属钠固体,切割取用后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中
D.检查容量瓶瓶口是否漏水的方法是:往瓶内加入一定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转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Ba(OH)2溶液中滴加NH4HSO4溶液至Ba2+沉淀完全:Ba2++OH-+H++SO42-═BaSO4↓+H2O
B.将过量SO2气体通入氨水中:SO2+NH3•H2O═NH4++HSO3-
C.用醋酸除去水垢中的CaCO3:CaCO3+2H+═Ca2++H2O+CO2
D.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2+6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工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去年12月我国向月球发射的“玉兔号”月亮车,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的实力,车上安装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B.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中国食品质量监督局规定,从2011年5月份起,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由此说明添加剂均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D.以煤为燃料的工厂、汽车尾气排放物等容易造成雾霾,治理雾霾最好的办法是研制纳米级口罩,以确保肺癌的发病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实验室用甲酸和浓硫酸反应制备CO,用于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图和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点燃Ⅰ处酒精灯,缓慢滴入甲酸.
③在完成某项操作后,点燃另外两处酒精灯.
④反应结束后熄灭酒精灯,待产物冷却至室温后,收集产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甲酸在浓硫酸条件下能分解生成CO和H2O,体现浓硫酸具有B.
A.氧化性   B.脱水性   C.吸水性
(2)NaOH溶液的作用是洗气,除去酸性气体.实验步骤③某项操作是指检验CO的纯度;
(3)若干燥管中的固体颗粒堵塞干燥管的出口,则装置Ⅱ中出现的现象为: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4)该实验能证明HCOOH受热产物中有CO的现象为:装置IV中黑色固体变红,装置Ⅲ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实验步骤④中酒精灯I、III和Ⅳ的熄灭顺序为IV、I、Ⅲ.
Ⅱ.学习小组查阅资料知:①Cu的颜色为红色或紫红色,而Cu2O的颜色也为红色或砖红色.
②4CuO$\frac{\underline{\;灼热\;}}{\;}$2Cu2O+O2↑    ③Cu2O+2H+═Cu+Cu2++H2O
因此对CO充分还原CuO后所得红色固体是否含有Cu2O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下列设计方案:取该红色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6)请你评价该方案的合理性,并简述理由:
方案:合理,理由:因为Cu2O可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Cu2+,会使溶液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某烃36g完全燃烧后,得3mol水和2.5mol二氧化碳试求: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