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有一澄清透明的溶液,可能含有大量的Ag+、Fe3+、Fe2+、A13+、NH${\;}_{4}^{+}$、H+、AlO${\;}_{2}^{-}$、CO${\;}_{3}^{2-}$、NO${\;}_{3}^{-}$、Cl-十种离子中的几种,向该溶液中逐滴缓慢加入一定1mol•L-1Na0H溶液,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随后又逐渐减少,整个过程始终无气体放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含有Ag+、Al3+、NH${\;}_{4}^{+}$
B.一定不含Cl-,可能含有NO${\;}_{3}^{-}$
C.一定不含AlO${\;}_{2}^{-}$、NH${\;}_{4}^{+}$、CO${\;}_{3}^{2-}$
D.可能含有Fe3+、Fe2+,一定不含AlO${\;}_{2}^{-}$、CO${\;}_{3}^{2-}$

分析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随后沉淀有逐渐减少,则溶液中一定含有Al3+,根据离子共存,溶液中一定不存在H+、AlO2-、CO32-;整个过程始终无气体放出,则一定不存在NH4+;Cl-、NO3-离子至少存在1种,若存在Cl-,一定不存在Ag+,若存在NO3-,可能存在Ag+、Fe3+、Fe2+,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 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随后沉淀有逐渐减少,则溶液中一定含有Al3+,根据离子共存,溶液中一定不存在H+、AlO2-、CO32-;整个过程始终无气体放出,则一定不存在NH4+;Cl-、NO3-离子至少存在1种,若存在Cl-,一定不存在Ag+,若存在NO3-,可能存在Ag+、Fe3+、Fe2+
A.根据分析可知,一定存在Al3+,一定不存在NH4+,若不存在氯离子,可能存在Ag+,故A错误;
B.根据溶液电中性,溶液中Cl-、NO3-离子至少存在1种,无法确定是否含有Cl-,故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H4+、AlO2-、CO32-,故C正确;
D.溶液中可能含有Fe3+、Fe2+,一定不存在AlO2-、CO32-,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为解答关键,推断过程中注意严密性,排除干扰离子,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达到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二甲苯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6种同分异构体,这些一溴代物与生成它的对应二甲苯的熔点分别是:
一溴代二甲苯234℃20℃213.8℃204℃214.5℃205℃
对应二甲苯13℃-54℃-27℃-54℃-27℃-54℃
由上述数据可推断,熔点为-54℃的二甲苯的名称是(  )
A.邻二甲苯B.间二甲苯C.对二甲苯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0.5molH2CO3中含有1.5 mol的O、1mol的H、3.01×1023个C、共有1.806×1024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细菌冶金”是利用某些细菌的特殊代谢功能开采金属矿石.例如溶液中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氧化为Fe2(SO43,并使溶液酸性增强,其过程如图:
(1)写出过程(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FeS2+15O2+2H2O$\frac{\underline{\;细菌\;}}{\;}$2Fe2(SO43+2H2SO4
(2)人们还可利用特定的细菌,用Fe2(SO43溶液作氧化剂溶解铜矿石(Cu2S),得到透明的酸性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屑得到铜,请写出整个过程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Cu2S+10Fe3++4H2O=2Cu2++10Fe2++8H++SO42-
②Fe+Cu2+=Fe2++Cu
③Fe+2H+=Fe2++H2
(3)下列不属于“细菌冶金”的优点的是C(填写字母).
A、对贫矿、尾矿的开采更有价值
B、在细菌的作用下,副产物FeSO4和S可再次被空气氧化为Fe2(SO43和H2SO4,Fe2(SO43可循环使用
C、所用细菌来源广泛,很容易找到并大规模培养
D、能大大降低能源消耗,有利于减少污染
(4)工业上可利用粗铜(含Zn、Ag、Au等)经电解制得纯铜(电解铜).电解过程中,粗铜接电源正极(填“正”或“负”),纯铜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5)某工厂按上述(4)原理,平均每秒生产b mol纯铜,(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每个电子带电量为e C)求电解槽中平均电流强度为2bNeA(用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复分解反应中有一规律:强酸与弱酸盐反应可以生成弱酸(如2HCl+CaCO3=CaCl2+H2O+CO2↑);在常温下,测得下列酸溶液(浓度均为a%)酸性强弱顺序:H2SO4>HCl>H2S>H2CO3>HClO;下列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该规律的是(  )
A.H2SO4+2NaHCO3═2NaCl+2H2O+2CO2B.2HCl+BaS═BaCl2+H2S↑
C.CO2+H2O+Ca(ClO)2═CaCO3↓+2HClOD.H2S+CuSO4═CuS↓+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氯甲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苯和苯的同系物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一定条件下,溴乙烷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进行如下实验:
取20.00mL的该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至250.00mL,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2Mn2++8H2O+5O2↑.据此作答:
(1)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标准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2)配置标准溶液时使用的KMnO4固体中如果含有少量K2SO4杂质,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重复滴定四次,分别耗用c mol/L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为:0.99V mL、1.03V mL、1.28V mL、0.98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5cV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现有下列化学仪器与用品:①玻璃棒 ②烧杯 ③托盘天平 ④量筒 ⑤药匙 ⑥胶头滴管 ⑦容量瓶 ⑧标签纸 ⑨细口试剂瓶
(1)称量:若需要配制460mL  0.1moL/L NaOH溶液,则应称取固体NaOH2.0g;
(2)用以上称量后的NaOH固体配制溶液并备用:按配制溶液的过程顺序,从上述所给仪器和用品中选取需要的仪器(重复的不计),其编号排列是②④①⑦⑥⑨⑧;
(3)配制过程中,应将固体NaOH溶解后并冷却至室温的溶液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在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4)若实验中遇到下列情况,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E(填字母):
A、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转移、洗涤以及定容;
B、转移时不小心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D、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水.
E、配制好后,发现称量时所用的托盘天平的砝码生锈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过量的SO2 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
B.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
C.硫酸亚铁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Fe2++2H2O2+4H+═Fe3++4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