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用1L 1mol•L-1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n(Na2CO3)和n(NaHCO3)之比约为(  )
A.1:3B.3:1C.2:3D.3:2

分析 用1L 1mol•L-1NaOH溶液吸收0.8molCO2,生成Na2CO3和NaHCO3,则NaOH、CO2完全反应,令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钠离子、碳原子守恒列方程计算x、y的值,据此解答.

解答 解:用1L 1mol•L-1NaOH溶液吸收0.8molCO2,生成Na2CO3和NaHCO3,则NaOH、CO2完全反应,
令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根据钠离子守恒有:2x+y=1×1
根据碳原子守恒有:x+y=0.8
联立方程,解得x=0.2,y=0.6
故所得溶液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0.2mol:0.6mol=1:3,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清楚发生的反应是关键,注意利用守恒思想进行的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要想除去氯气中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最好让气体通过(  )
A.氨水B.浓硫酸C.饱和氯化钠溶液D.饱和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Fe3+→Fe2+    MnO4-→Mn2+    Cr2O72-→Cr3+    HNO3→NO
如果分别用上述这些物质氧化KI得到等量的I2,消耗物质的量最少的物质是(  )
A.Fe3+B.MnO4-C.Cr2O72-D.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HCl气体溶于635mL水(ρ=1.0g•cm-3)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18g•cm-3.试计算:
①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8mol/L.
②取出这种盐酸100mL,稀释至1.18L,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③现用0.1mol•L-1的NaOH溶液中和②中盐酸100mL,需要NaOH溶液体积为1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铁不能与冷水、热水反应,但能与高温水蒸气反应,化学方程式:,用单线桥法分析上述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废水处理站用甲醇处理氨废水,反应为NH3+2O2$\frac{\underline{\;酶\;}}{\;}$NO${\;}_{3}^{-}$+H++H2O,6H++6NO${\;}_{3}^{-}$+5CH3OH$\frac{\underline{\;酶\;}}{\;}$3N2↑+5CO2↑+13H2O.在处理过程中,NH3转化为NO${\;}_{3}^{-}$,转化为NO${\;}_{3}^{-}$的转化率可达95%,而NO${\;}_{3}^{-}$转化为N2的转化率可达96%.若每天处理含NH3 0.034g•L-1的废水500m3,则理论上每天所需甲醇的质量为(  )
A.24.32kgB.30kgC.25.3kgD.4.08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以废铜丝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

实验I:制备硝酸铜
废铜丝与稀硝酸反应并证明产生了一氧化氮,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实验时,先将装置B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装置B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同学设计此操作的目的是让整套装置充满CO2,防止O2干扰.
(2)将铜丝下移至与稀硝酸接触,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一段时间后挤压F,可观察到烧瓶E内气体的颜色变化是气体颜色无色变化为红棕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2NO+O2=2NO2
(3)已知25℃时,Cu(OH)2的溶度积Ksp=4×10-21,该温度下向0.001mol/L硝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变化忽略),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5.3(lg5=0.7).
实验Ⅱ:制备碱式碳酸铜
向大试管A中加入碳酸钠和硝酸铜混合溶液加热至70℃左右,用NaOH溶液调节pH至8.5,过滤、洗涤、烘干得到碱式碳酸铜.
(4)加热至70℃左右采用的方法是水浴加热.
(5)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CuCO3•yCu(OH)2•zH2O,可采用氢气还原法来测定其组成,原理为xCuCO3•yCu(OH)2•zH2O+H2→Cu+CO2↑+H2O(未配平).称取24.0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与H2充分反应后得到12.8g残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水.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CO3•Cu(OH)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硫铁矿烧渣是硫铁矿生产硫酸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主要含Fe2O3及少量SiO2、A12O3等杂质).用该烧渣制取药用辅料--红氧化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1)在“还原焙烧”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可能有CO、SO2等.
(2)“酸浸”时间一般不超过20min,若在空气中酸浸时间过长,溶液中Fe2+含量将下降,其原因是4Fe2++O2+4H+=4Fe3++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根据下表数据:
氢氧化物Al(OH)3Fe(OH)3Fe(OH)2
开始沉淀的pH3.102.017.11
完全沉淀的pH4.773.689.61
在“除杂”步骤中,为除去Fe3+和Al3+,溶液的pH最大值应小于7.11,检验
Fe3+已经除尽的试剂是KSCN溶液.
(4)“中和合成”的目的是将溶液中Fe2+转变为碳酸亚铁沉淀,则操作B是洗涤、干燥.
(5)煅烧A的反应方程式是4FeCO3+O2$\frac{\underline{\;煅烧\;}}{\;}$2Fe2O3+4CO2
(6)a g烧渣经过上述工艺可得红氧化铁b g.药典标准规定,制得的红氧化铁中含氧化铁不得少于98.0%,则所选用的烧渣中铁的质量分数应不低于$\frac{7b×98%}{10a}$(用含a、b的表达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R、T、Q、W、Y具有如下信息:①R、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②Q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R与T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Q的核电荷数;③W与R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T、Q、W、Y的原子半径大小为:T<Q<Y<W
B.元素Q与W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含有相同比例的阴、阳离子
C.Q与Y组成的常见物质是一种两性物质,结构中含有共价键
D.由Y和T组成的物质YT,在电子和陶瓷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可以直接由单质Y和T在低温下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