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①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②二氧化氮与四氧化氮的平衡体系,加压缩小体积后颜色加深
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④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 Na(l)+KCl(l)K(g)+NaCl(l)
⑤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⑤ D. ①②⑤
【答案】B
【解析】
①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与平衡移动无关;②二氧化氮与四氧化氮的平衡体系,加压缩小体积后颜色加深,是因为二氧化氮浓度的增加,并不是因平衡移动导致;③氯气溶于水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而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达到饱和,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不能再溶解氯气,因此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④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Na(l)+KCl(l)K(g)+NaCl(l) ,因反应条件为高温,生成物中K(g)挥发,使生成物浓度降低,平衡右移,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⑤啤酒中因有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开启啤酒瓶后,压强降低,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放出,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答案为:①②,选B。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IL1.0mol/L的氨水,下列关于该氨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H3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 B. NH4+为1mol
C. NH3、NH3H2O、NH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 D. NH3为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1)= Mg(1)+Cl2(g)的 △H>0,△S>0
B. 常温下,NH4Cl溶液加水稀释增大
C. 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了11.2LH2,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
D. 在NaCl和KBr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一定先产生淡黄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钴被誉为战略物资,有出色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以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CuO、Fe2O3、CaO、MgO、NiO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
①钴的浸出率随酸浸时间、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综合考虑成本,应选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
②写出Co2O3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净化除杂”过程包括除铁、除钙镁、除铜等步骤。
①除铁:加入适量Na2SO4固体,析出淡黄色晶体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铜:加入适量Na2S2O3,发生反应2CuSO4+2Na2S2O3+2H2O=Cu2S↓+S↓+2Na2SO4+2H2SO4,Na2S2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上述反应每消耗15.8 g Na2S2O3,反应中转移电子___________mol。
(3)“萃取和反萃取”
①“水相C”中的溶质主要是Na2SO4和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实验室称取100g原料(含钴11.80%),反萃取时得到浓度为0.036mol·L-1的CoCl2溶液5L,忽略损耗,钴的产率=____________(产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反应A(g)+B(g)C(g)△H<0达到平衡后,据下列图象判断:
达到新的平衡对应的图象 (填写字母) | 平衡移动方向 (正反应、逆反应,不移动) | |
(i)使用催化剂 | _________ | ________ |
(ii)升温 | _________ | _________ |
(iii)降压 | _________ | _________ |
(iv)增加A的量 | __________ | _________ |
(v)减少C的量 | __________ | 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己知M2On2-可与R2-作用,R2-被氧化为R单质,M2On2-的还原产物中M为+3价;又知c(M2On2-) =0.3mol/L的溶液100mL 可与c(R2-)=0.6mol/L的溶液150mL恰好完全反应,则n值为()
A.4 B.5 C.6 D.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片与稀H2SO4反应 B.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 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