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B.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
C.取NaOH溶液时先平视读数,后仰视读数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次~3次

分析 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准)的影响,以此判断浓度的误差.

解答 解:A.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小,故A正确;
B.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大,故B错误;
C.取NaOH溶液时先平视读数,后仰视读数,待测液物质的量偏小,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小,故C正确;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次~3次,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造成V(标准)增大,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大,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操作中的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滴定误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过量的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下列能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总量的是(  )
A.加入少量Na2CO3固体B.加入少量CuSO4溶液
C.加入少量NaOH固体D.加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导线将Fe和Cu连接置于同一稀硫酸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附近c(H+)逐渐增大
B.SO42-向正极移动
C.正、负极附近c(H+)基本不变
D.Fe片、Cu片同时冒出气泡,则说明Zn片不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烃的含氧衍生物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分子式为C4H2O3,具有五元环结构.由A可以合成有机物E和高分子化合物G,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已知$\stackrel{H_{2}O}{→}$RCOOH+R′COOH(其中R,R′是烃基)
(1)A的结构简式为,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碳碳双键;③和⑤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取代反应、缩聚反应.
(2)1mol C与足量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为44.8L.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HOOCCH2CH2COOH$→_{△}^{浓硫酸}$CH3CH2OOCCH2CH2COOCH2CH3+2H2O.物质E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3个峰.
(4)高分子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5)与F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M(C9H10O)有多种结构,其中含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结构有1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实验室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实验操作③的名称是萃取分液,所用主要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BD(填序号).
A.酒精(沸点78℃)       B.四氯化碳(沸点77℃)
C.甘油(沸点290℃)      D.苯(沸点80℃)
(3)在操作②中,溶液中生成少量ICl,为消除此杂质,使碘全部游离出来,应加入适量(填序号)C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ICl+I-=Cl-+I2
A.KIO3         B.HClO        C.KI            D.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次磷酸钠(NaH2PO2)是化学镀镍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制备NaH2PO2•H2O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NaH2PO2•H2O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1.
(2)在反应器中加入乳化剂并高速搅拌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3)在反应器中发生多个反应,其中Ca(OH)2与P4反应生成次磷酸钙及磷化氢的化学方程式为2P4+3Ca(OH)2•6H2O=3Ca(H2PO22+2PH3↑.
(4)流程中通入CO2的目的是将Ca(H2PO22转化为NaH2PO2,滤渣X的化学式为CaCO3
(5)流程中母液中的溶质除NaH2PO2外,还有的一种主要成分为Na2HPO3
(6)含磷化氢的尾气可合成阻燃剂THPC{[P(CH2OH)4]Cl}.
①PH3的电子式为
②含PH3的废气可用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处理将其转化为磷酸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H3+4ClO-+3OH-=PO43-+4Cl-+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某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如下(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比较灵敏):2NH3(g)+CO2(g)?NH2COONH4(s)△H<0
(1)如用图I装置制取氨气,可选择的试剂是氯化铵与氢氧化钙.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Ⅱ所示,把NH3和CO2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的小晶体悬浮在CCl4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注:CCl4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防止反应放热使产物分解,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观察气泡调节NH3和CO2通入比例,控制反应速率.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过滤(填写操作名称).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c(填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减压40℃以下烘干
(3)制得的氨基甲酸铵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
①设计方案,进行成分探究,请填写表中空格.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稀盐酸.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若溶液不变浑浊,证明固体中不含碳酸铵.
步骤3:向试管中继续加入:_______._______,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铵.
②根据①的结论:取氨基甲酸铵样品3.95g,用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处理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80%.[Mr(NH2COONH4)=78、Mr(NH4HCO3)=79、Mr(BaCO3)=19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
A.氯原子  B.氟原子  C.溴化钡  D.硫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中可能有(  )
A.两个羟基B.一个酯基C.两个醛基D.一个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