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 |
B. | 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 | |
C. | 取NaOH溶液时先平视读数,后仰视读数 | |
D. | 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次~3次 |
分析 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不当操作对V(标准)的影响,以此判断浓度的误差.
解答 解:A.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小,故A正确;
B.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大,故B错误;
C.取NaOH溶液时先平视读数,后仰视读数,待测液物质的量偏小,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小,故C正确;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次~3次,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造成V(标准)增大,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大,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操作中的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c(待测)=$\frac{c(标准)•V(标准)}{V(待测)}$分析滴定误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入少量Na2CO3固体 | B. | 加入少量CuSO4溶液 | ||
C. | 加入少量NaOH固体 | D. | 加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正极附近c(H+)逐渐增大 | |
B. | SO42-向正极移动 | |
C. | 正、负极附近c(H+)基本不变 | |
D. | Fe片、Cu片同时冒出气泡,则说明Zn片不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 | 得到无色溶液 |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 | 若溶液不变浑浊,证明固体中不含碳酸铵. |
步骤3:向试管中继续加入:_______. | _______,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