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25℃时,向盛有50mL pH=3的HA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pH=14的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
B.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A-)=c(Na+
C.b→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A-发生了水解反应
D.25℃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K约为1.25×10-3

分析 A.恰好中和时混合溶液温度最高,即b点,此时消耗氢氧化钠0.04mol,计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和酸物质的量相同计算得出HA的浓度;
B.NaA呈碱性,HA呈酸性,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呈中性,依据电荷守恒分析;
C.b→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原因是溶液中发生了反应恰好生成NaA,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不再发生反应;
D.电离平衡常数K=$\frac{c({A}^{-}).c({H}^{+})}{c(HA)}$计算得到判断.

解答 解:A.恰好中和时混合溶液温度最高,即b点,此时消耗氢氧化钠=0.04L×1mol/L=0.04mol,得出50mlHA的浓度=$\frac{0.04mol}{0.05L}$=0.8mol/L,故A错误;
B.NaA呈碱性,HA呈酸性,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呈中性,存在:c(A-)=c(Na+),故B正确;
C.b→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原因是溶液中发生了反应恰好生成NaA,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不再发生反应,溶液温度降低,故C错误;
D.电离平衡常数K=$\frac{c({A}^{-}).c({H}^{+})}{c(HA)}$=$\frac{0.001×0.001}{0.8}$=1.25×10-6,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为偏高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知道酸碱混合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原因及曲线变化及拐点含义,难点是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SO2B.H2SiO3C.CuCl2D.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为:C2H6+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
B.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升高
C.放电过程中OH-向正极移动
D.每消耗1mol 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填写计算结果:
(1)含6.02×1022个分子的CO中,n(CO)=0.1mol.
(2)2mol H2SO4的m(H2SO4)=196g.
(3)7g N2在标准状况下的V(N2)=5.6L.
(4)5L 2mol/L NaOH溶液中所含NaOH的m(NaOH)=400 g.
(5)19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在下列材料中,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c(选填字母).
a.硬币 b.聚氯乙烯塑料 c.氮化硅陶瓷
②硅酸盐水泥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它主要是以石灰石(碳酸钙或CaCO3)和黏土为原料制成.
③晶体硅是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是光纤的主要成分,晶体硅和二氧化硅都属于原子(选填“离子”、“分子”或“原子”)晶体.
④橡胶是制造轮胎的重要原料,天然橡胶通过硫化处理,使它的分子转化为体型网状结构结构,从而增大橡胶的强度.
⑤钢铁的生产与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生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工业炼铁原理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钢铁的腐蚀主要是由电化学腐蚀造成的.金属腐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发生电化学反应更容易被腐蚀,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有机物分子中同一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会自动脱水:

醇的催化氧化是醇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醇在铜或银催化下受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 $→_{△}^{Cu或Ag}$2CH3CHO+2H2O;
(2)有人提出了醇催化氧化的两种可能过程:
①去氢氧化:
②加氧氧化:(在方框中填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说明加氧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盛放于锥形瓶中)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滴定时一般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直到加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达到滴定终点.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盐酸的体积为26.10 mL.

(2)某学生重复三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均为25.00mL);
滴定次数0.1000mol-L-1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滴定后体积/mL
10.1026.2126.11
21.5631.3029.74
30.2226.3126.09
计算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44 mol/L(保留四位小数)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高的是AC.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尖嘴处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滴定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厂用Na 除掉苯中的水分.某次生产误将甲苯当做苯投进反应釜中,由于甲苯中含水量少,最后反应釜还残留大量的Na.下列处理方法更合理、更安全的是(  )
A.打开反应釜,将Na 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
B.向反应釜通入Cl2,Na 在Cl2中燃烧生成NaCl
C.向反应釜加大量H2O,通过化学反应“除掉”金属钠
D.向反应釜滴加C2H5OH,并设置放气管,排出氢气和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B.镁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C.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D.二氧化硫不可用于漂白纸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