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下列物质:CO2、P2O5、CaO、SO2中,有一种物质在某些化学性质或分类上与其他几种物质不同,这种物质是CaO.

分析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判断:CaO是金属氧化物,其它是非金属氧化物.

解答 解:CO2、P2O5、CaO、SO2中,CaO是金属氧化物,其它是非金属氧化物,故答案为:CaO.故答案为:CaO.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分类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减少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图1是1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图2,
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O2(g)+CO(g)=CO2(g)+NO(g)△H=-234kJ•mol-1
又知:N2(g)+2NO2(g)═4NO(g)△H=+292.3kJ•mol-1,则反应2NO(g)+2CO(g)?N2(g)+2CO2(g)的△H为-760.3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B.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少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kJ
D.1molC完全燃烧放热393.5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393.5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工厂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甲烷来制取氢气,其生产流程如图1:
(1)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为:CO(g)+H2O(g)?H2(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400500830
平衡常数K1091
从上表可以推断:此反应是放(填“吸”或“放”)热反应.在830℃下,若开始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1CO和2mo1H2O,则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66.7%.
(2)在500℃,按照下表的物质的量(按照CO、H2O、H2、CO2的顺序)投入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第II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D.
实验编号反应物投入量平衡时H2浓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反应物转化率
A1、1、0、0c1Q1α1
B0、0、2、2c2Q2α2
C2、2、0、0c3Q3α3
A.2c1=c2=c3     B.2Q1=Q2=Q3      C.α123        D.α12=1
(3)在一个绝热等容容器中,不能判断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②③.
①v(CO2=v(H2O)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④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4)如图表示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使浓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图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增加水蒸气的量(写出两种).若t4时刻通过改变容积的方法将压强增大为原先的两倍,在图中t4和t5区间内画出CO、CO2浓度变化曲线,并标明物质(假设各物质状态均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B.化合物  非电解质
C.溶液   胶体D.悬浊液  分散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氯水的黄绿色消失,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 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将标准状况下3.36L HCl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现用此盐酸与19.5g 锌粒反应制取氢气.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要使锌完全反应,则所需盐酸的最小体积.
(3)当锌粒完全反应时,制得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于Cl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l2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
B.红热的铁丝在Cl2中剧烈燃烧FeCl3
C.当有大量氯气逸到空气中时,可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
D.Cl2的氧化性比Br2强,而Br-的还原性却比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放热”).
(2)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bc.
a.及时分离出CO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C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多选不得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H2)=v(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830℃.
(5)若在(4)所处的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3mol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为b,CO2的物质的量为c.
a.等于1.0mol        b.大于1.0mol         c.大于0.5mol,小于1.0mol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