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铜是过渡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1)CuCl的盐酸溶液能够与CO发生反应:CuCl+CO+H2O═Cu(CO)Cl•H2O
①电负性:C<O(填“>”或“=”或“<”).
②CO常温下为气体,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
(2)Cu+与NH3形成的配合物可表示成[Cu(NH3n]+,该配合物中,Cu+的4s轨道及4p通过sp杂化接受NH3提供的电子对.[Cu(NH3n]+中Cu+ 与n个氮原子的空间结构呈直线型,n=2.
(3)CuCl2溶液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成配离子[Cu(En)2]2+(En是乙二胺的简写):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离子[Cu(En)2]2+的中心原子(离子)基态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9
②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的多,原因是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③该配离子[Cu(En)2]2+中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ABD(填字母);
A.配位键      B.极性键    C.离子键    D.非极性键    E.氢键      F.金属键.

分析 (1)①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
②CO在常温下为气态,符合分子晶体的性质;
(2)Cu+有2个空的sp杂化轨道,NH3分子中的N原子有一孤电子对,进入Cu+空的sp杂化轨道,以配位键形成直线形结构;
(3)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电子按能层高低进行失去,进而书写Cu2+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②乙二胺(H2N-CH2-CH2-NH2)中N原子呈3个σ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
乙二胺(H2N-CH2-CH2-NH2)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但三甲胺[N(CH33]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
③离子中存在配位键、C-N键、C-H键、N-H键、C-C键,据此判断离子化学键类型.

解答 解:(1)①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故电负性C<O,故答案为:<;
②CO在常温下为气态,符合分子晶体的性质,所以CO固态时是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
(2)Cu+有2个空的sp杂化轨道,NH3分子中的N原子有一孤电子对,进入Cu+空的sp杂化轨道,以配位键形成直线形结构,则[Cu(NH3n]+中Cu+与2个氮原子形成配位键,故答案为:直线;2;
(3)①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Cu2+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9,故答案为:3d9
②乙二胺(H2N-CH2-CH2-NH2)中N原子呈3个σ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
乙二胺(H2N-CH2-CH2-NH2)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N(CH33]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故乙二胺的沸点较高.
故答案为:sp3杂化;乙二胺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
③离子中存在配位键、C-N键、C-H键、N-H键、C-C键,其中C-N键、C-H键、N-H键为极性键,C-C键为非极性键,故离子含有配位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故选ABD,故答案为:ABD.

点评 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杂化轨道、分子空间结构、氢键与化学键等,综合性较大,难度中等,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时能生成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碱在电离时一定有OH-生成
C.因为硫酸由H+和SO42-构成,故电离时能生成H+和SO42-
D.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和熔化时都能发生电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排放前需要进行处理.
(1)SO2可以形成硫酸型酸雨SO2+H2O=H2S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3+O2=2H2SO4
(2)用NaOH溶液可以吸收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OH-+SO2═SO32-+H2O.
(3)向煤中加入石灰石,燃烧中SO2可转化为Ca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aCO3+2SO2+O2=2CaSO4+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丙泊酚,其化学名为2,6-双异丙基苯酚,是目前临床上普遍用于麻醉诱导、麻醉
维持、ICU危重病人镇静的一种新型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其结构如图:关于丙泊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0H20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中
C.该物质的1H核磁共振谱图中有5个特征峰,峰值强度比大概为:1:1:2:2:12
D.该物质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尼泊金酸的结构简式为:,其酸性比乙酸强.据此请回答:
(1)尼泊金酸的分子式为C7H6O3
(2)写出在一定条件下尼泊金酸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OCOOH+2Na→NaOCOONa+H2↑;将此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溶于适量的水中形成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则这时又可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OO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扑热息痛是一种优良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为,则有关它的性质错误的是(  )
A.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消耗2molNaOHB.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遇三氯化铁溶液呈现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C.原子半径:T>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有关如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用碳素钢(即铁和碳的合金)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常温下,工业上用铁质容器盛放冷的浓硫酸,其原因是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
(2)称取碳素钢6.0g放入足量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混合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之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d;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0.56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80%.
【探究二】
根据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分析,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M和N两种气体,其中M是密度最小的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假设有关气体完全反应).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检验SO2是否除尽;
(4)写出Y气体中的N气体生成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5)为确认N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洗气瓶M于c;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M,预计实验现象应是D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和E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