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25℃时将pH=3的强酸与pH=12的强碱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10,则强酸与强碱的体积比是(  )
A.1:9B.9:1C.1:11D.11:1

分析 溶液中PH=-lgc(H+),pH=3的强酸溶液中c(H+)=0.001mol/L,pH=12的强碱溶液中c(OH-)=0.01mol/L,混合所得溶液pH=10,混合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OH-)=0.0001mol/L,设溶液的体积为x、y,根据氢氧根离子、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混合后溶液体积计算.

解答 解:pH=3的强酸溶液中c(H+)=0.001mol/L,pH=12的强碱溶液中c(OH-)=0.01mol/L,混合后溶液中c(OH-)=0.0001mol/L,
设酸溶液体积为x,碱溶液体积为y,则:$\frac{0.01mol/L×y-0.001mol/L×x}{x+y}$=0.0001mol/L,解得x:y=9:1,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反应后溶液酸碱性判断计算,涉及溶液pH的计算、溶液中离子积的计算应用等,把握酸碱反应后碱过量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有资料介绍Fe3+在水溶液中通常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Fe(H2O)6]3+几乎无色.某化学实验小组对实验室Fe(NO33和FeCl3溶液呈黄色的原因产生了疑问,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
①[Fe(H2O)6]3++H2O?[Fe(H2O)6-n(OH)n]3-n(黄色)+nH3O+(n=1~6);
②[FeCl4(H2O)2]-为黄色.
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图1)

(1)你认为Fe(NO33溶液呈黄色的原因是[Fe(H2O)6]3+水解产生了[Fe(H2O)6-n(OH)n]3-n
(2)你认为FeCl3溶液呈黄色主要是含有[FeCl4(H2O)2]-微粒,理由:试管②、④中加入等量的HNO3后,②中溶液褪色,而④中溶液仍呈黄色.
【实验Ⅱ】
已知透光率越大,溶液颜色越浅.用色度计分别测定0.5mol•L-1 Fe(NO33和FeCl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透光率如图2所示.
(3)随着温度升高,Fe(NO33溶液透光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导致平衡[Fe(H2O)6]3++nH2O?[Fe(H2O)6-n(OH)n]3-n+nH3O+正向移动,[Fe(H2O)6-n(OH)n]3-n浓度增大,溶液颜色加深.
(4)FeCl3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幅度明显大于Fe(NO33溶液,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H2O)6]3++4Cl-?[FeCl4(H2O)2]-+4H2O,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实验Ⅲ】
该实验小组同学还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验证(4)中结论.
(5)取试管②中无色溶液,滴加几滴B(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佳试剂,填写字母序号),通过现象能证明(4)中结论正确.
A.Fe(NO33溶液 B.NaCl溶液 C.NaNO3溶液   D.FeCl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C.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 mol•L-1 的硫酸钾溶液中K+数为2NA
B.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所含质子数是2NA
D.常温常压下,32g O2和32g O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氨气常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
(1)下表是当反应器中按n(N2):n(H2)=1:3投料后,在200℃、400℃、600℃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

①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200℃.
②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填字母).
A.及时分离出NH3可以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
B.加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且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
C.上图中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K(M)=K(Q)>K(N)
③M点对应的H2转化率是75%.
(2)工业制硫酸的尾气中含较多的SO2,为防止污染空气,回收利用SO2,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SO2
①当氨水中所含氨的物质的量3mol,吸收标准状况下44.8L SO2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H42SO3和NH4HSO3
②NH4HSO3溶液显酸性.用氨水吸收SO2,当吸收液显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b(填字母).
a.c(NH4+)=2c(SO32-)+c(HSO3-)            
b.c(NH4+)>c(SO32-)>c(H+)=c(OH-
c.c(NH4+)+c(H+)=c(SO32-)+c(HSO3-)+c(OH-
(3)2000年希腊化学家斯佳在《科学》杂志上公布了他的新发明在常压下把氢气与氮气通入一加热到570℃的电解池中生成氨气,转化率高于哈伯法的五倍,达到80%.该电解池采用了能传导某种离子( H+、Li+、F-、O2- )的固体复合氧化物为电解质(简称SCY),吸附在SCY内外侧表面的金属钯多孔多晶薄膜为电极.写出上述电解池的阴极和阳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阴极:N2+6H++6e-=2NH3;阳极:3H2-6e-═6H+,总反应方程式:N2+3H2=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做钠盐溶液的焰色反应时,用铂丝蘸取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B.分液时,下层液体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换一个接收容器,再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浓NaOH溶液沾到皮肤上,先用稀硫酸冲洗,再用水冲洗
D.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内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02(g)═4NO(g)+C02(g)+2H20(g)△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02(g)+2H2O(g)△H=-1160kJ.mol-1
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CH4(g)+2N02(g)═N2(g)+C02(g)+2H2O(l)△H=-867 kJ.mol-1
B.CH4催化还原1molNOx为N2的过程中,若x=1.5,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6.02×1021
C.若0.2 mol CH4还原N02至N2,在上述条件下吸收眵热迸为173.4 kJ
D.若用4.48 LCH4还原N0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1.6×6.02×10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氯化铵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也是一种常用的氮肥.
(1)氯化铵稀溶液中所有微粒浓度排序为c(H2O)>c(Cl-)>c(NH4+)>c(H+)>c(NH3•H2O)>c(OH-).
(2)热的浓氯化铵溶液可以清洗铁器表面锈迹,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H2O?H++NH3•H2O、Fe2O3+6H+=2Fe3++3H2O.
(3)常温下,在20mLamol•L-1氨水中滴加加20mLbmol•L-1HCl溶液恰好至溶液呈中性.计算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常数Kb=$\frac{a}{a+b}$×10-7(用含a,b的精确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工业上有一种用CO2生产甲醇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49kJ,现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0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a、b、c、d括号内数据表示坐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将变大B.0~1min,v(CO2)=0.1mol/(L•min)
C.达到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为75%D.到达平衡时,甲醇的体积分数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