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溴水,再向其中加入1mL四氯化碳液体后振荡(四氯化碳的密度为,不溶于水)静置、溴水中的溴被提取到了四氯化碳中,请说明该操作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现象.

答案:略
解析:

(1)实验原理

①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是一种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液体,与水相混时,因互不溶解而分层,上层为水,下层为四氯化碳.四氯化碳是一种重要而又常用的有机溶剂,溴在水中溶解度很小,而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很大,当把溴水与四氯化碳混合振荡后,溴就从水中转移到四氯化碳中.

②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

(2)实验步骤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mL溴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1mL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3)实验现象

原来溴水显橙色,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液体接近无色,下层液体为橙红色.


提示:

由于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较大,而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故能用四氯化碳将溴水中溴萃取出来,转移到下层的四氯化碳中.实验现象变化明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西安二模)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有同学猜想其他盐溶液也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同样的作用,于是他们做了以下的探究.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实验现象:①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2)已知FeCl3在水中可解离出Fe3+ 和Cl-,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甲同学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乙同学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丙同学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 ②
 同学的猜想,理由是 ③
l5%的H2O2溶液中自身有水,可见水不是催化剂
l5%的H2O2溶液中自身有水,可见水不是催化剂

(3)同学们对余下的两个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请你仔细分析后填表:
实验过程: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
结论④
起催化作用的不是Cl-
起催化作用的不是Cl-

实验过程: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⑤
Fe(NO33溶液(或Fe2(SO43溶液)
Fe(NO33溶液(或Fe2(SO43溶液)
,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实验现象:⑥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⑦
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058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溴水,再向其中加入1mL四氯化碳液体后振荡(四氯化碳的密度为,不溶于水)静置、溴水中的溴被提取到了四氯化碳中,请说明该操作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比较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某同学做了以下两组实验进行比较:

(1)比较第3周期里的镁和铝的氢氧化物性质。

取两支试管,各注入1 mL硫酸镁(或氯化镁)溶液,各滴加1%的氢氧化钠溶液到有沉淀为止。在一支试管里加入1—2 mL盐酸,另一支试管里加入1—2 mL 1%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氢氧化镁沉淀在两支试管中的溶解情况。请记录反应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硫酸铝代替硫酸镁溶液,做同样实验,结果怎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比较第3周期里非金属元素硫和氯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取两支试管,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氢硫酸,在另一支试管里加入2 mL盐酸,再向两支试管里各滴加溶有碘的碘化钾溶液(溶有碘的碘化钾溶液呈深红棕色,这是碘的颜色),观察两支试管中颜色变化,根据实验结果,作出哪种元素非金属性强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