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 | Cu2+ | H+ | Cl- | SO42- |
c/mol•L-1 | 0.5 | 2 | 2 | 0.5 |
分析 (1)甲醇分子结构不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正向不重合;
(2)①恒温恒容下,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计算平衡时混合气体物质的量,再利用差量法计算
参加反应CO物质的量,进而计算CO的转化率;
②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3)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4)÷2可得:CH3OH(1)+O2(g)═CO(g)+2H2O(1);
(4)①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甲醇在负极失去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碳酸根离子与水;
②溶液中n(Cu2+)=0.2L×0.5mol/L=0.1mol,n(H+)=0.2L×2mol/L=0.4mol,c(Cl-)=0.2L×2mol/L=0.4mol,
开始阶段,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阳极电极反应为:2Cl--2e-=Cl2↑,电解一段时间后,当两极收集到相同体积(相同条件)的气体,且阳极生成氧气,则阴极还发生反应:2H++2e-=H2↑,阳极还发生:4OH--4e-=2H2O+O2↑,阳极生成氯气为0.2mol,假设氧气为xmol,则氢气为(x+0.2)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列方程计算解答.
解答 解:(1)甲醇分子结构不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正向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极性;
(2)①恒温恒容下,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平衡时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2mol)×$\frac{3}{5}$=1.8mol,则:
CO(g)+2H2(g)?CH3OH(g)物质的量减小
1 2
0.6mol 3mol-1.8mol=1.2mol
则CO的转化率为$\frac{0.6mol}{1mol}$×100%=60%,
故答案为:60%;
②A.未指明正逆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若分别表示正逆速率,反应到达平衡,故A错误;
B.CO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H的生成速率,均表示正反应速率,反应始终按该比例关系进行,故B错误;
C.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物质的量变化,恒温恒容下,容器内的压强发生变化,若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C正确;
D.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故D错误;
E.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发生变化,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E正确,
故选:CE;
(3)已知:①2CH3OH(1)+3O2(g)=2CO2(g)+4H2O(g)△H=-akJ•mol-1
②2CO(g)+O2(g)=2CO2(g)△H=-bkl•mol-1
③H2O(g)=H2O(1)△H=-c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4)÷2可得:CH3OH(1)+O2(g)═CO(g)+2H2O(1),△H=$\frac{1}{2}$[-a-(-b)-4c]kJ/mol=$\frac{1}{2}$(b-a-4c)kJ/mol,
故答案为:$\frac{1}{2}$(b-a-4c);
(4)①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甲醇在负极失去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碳酸根离子与水,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
故答案为:CH3OH-6e-+8OH-=CO32-+6H2O;
②溶液中n(Cu2+)=0.2L×0.5mol/L=0.1mol,n(H+)=0.2L×2mol/L=0.4mol,c(Cl-)=0.2L×2mol/L=0.4mol,
开始阶段,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阳极电极反应为:2Cl--2e-=Cl2↑,电解一段时间后,当两极收集到相同体积(相同条件)的气体,且阳极生成氧气,则阴极还发生反应:2H++2e-=H2↑,阳极还发生:4OH--4e-=2H2O+O2↑,阳极生成氯气为0.2mol,假设氧气为xmol,则氢气为(x+0.2)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0.1mol×2+(x+0.2)mol×2=0.2mol×2+xmol×4,解得x=0.1,故收集氧气的质量为0.1mol×32g/mol=3.2g,
故答案为:3.2g.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与影响因素、平衡状态判断、盖斯定律应用、电解原理及有关计算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含有相同铜原子数的Cu2S和CuO的质量相等 | |
B. | 2g氢气所含质子数目为NA | |
C. | lmol氨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 |
D. | 22.4LCH4所含电子数目为l0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滴定次数实验数据 | 1 | 2 | 3 |
V(样品)/mL | 20.00 | 20.00 | 20.00 |
V(KMnO4)/mL(初读数) | 0.00 | 0.20 | 0.00 |
V(KMnO4)/mL(终读数) | 15.85 | 15.22 | 14.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工业生产中催化剂被大量使用是因为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 |
B. | 合成氨的工业生产需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进行是因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
C. | 合成氨的工业生产中,及时将NH3液化分离出来将有利于提高生成物的产量 | |
D. | 硫酸的工业生产中,SO2的催化氧化没有采用高压是因为压强对该反应无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弱酸 | 电离常数 | 弱酸 | 电离常数 |
H2CO3 (碳酸) | K1=4.4×10-7 | H2C2O4 (草酸) | K1=5.4×10-2 |
K2=4.7×10-11 | K2=5.4×1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⑤ | C. | ④⑤ | D.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 | C | D | |
实验方案 | 加热大试管,一段时间后,蒸发皿中产生肥皂泡,点燃 | |||
目的 |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证明MnO2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 干燥并收集氨气 | 探究铁与水蒸气能否反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