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2Al2O3(s)+2AlCl3(g)+6C(s)═6AlCl(g)+6CO(g)△H=a kJ•mol-1
②3AlCl(g)═2Al(l)+AlCl3(g)△H=b kJ•mol-1
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0.5a+b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H=Q 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
01020304050
NO1.000.680.500.500.600.60
N200.160.250.250.300.30
CO200.160.250.250.300.30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0.032mol/(L•min),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0.25.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AD(填字母编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3)如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
①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②b 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产物(SO3)浓度;
③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变化情况画在c~d处.

分析 (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对应反应的焓变;
(2)①分析图表数据结合化学反应速率概念计算v=$\frac{△c}{△t}$,计算平衡浓度结合平衡常数概念是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的幂次方乘积得到;
②反应前后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图表数据分析可知一氧化氮,氮气,二氧化碳浓度都增大,说明改变的条件是缩小体积增大浓度,或加入一氧化氮达到新平衡后个物质浓度增大;
(3)根据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结合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判断,a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且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注意逆反应速率突然减小的特点.

解答 解:(1)①2Al2O3(s)+2AlCl3(g)+6C(s)=6AlCl(g)+6CO(g)△H=a kJ•mol-1
②3AlCl(g)=2Al(l)+AlCl3(g)△H=b 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①×3+②×6得到:6Al2O3(s)+18C(s)=12Al(l)+18CO(g)△H=(3a+6b)KJ/mol,
即Al2O3(s)+3C(s)=2Al(l)+3CO(g)△H=(0.5a+b)KJ/mol,
故答案为:0.5a+b;
(2)①分析图表数据,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frac{(1-0.68)mol/L}{10min}$=0.032 mol/(L•min),
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浓度:
               C(s)+2NO(g)?N2(g)+CO2(g);
起始量(mol/L)        1        0        0
变化量(mol/L)       0.5       0.25      0.25
平衡量(mol/L)       0.5       0.25     0.25
K=$\frac{0.25mol/L×0.25mol/L}{(0.5mol/L)^{2}}$=0.25,
故答案为:0.032 mol/(L•min);0.25;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图表数据分析可知一氧化氮,氮气,二氧化碳浓度都增大;
A.通入一定量的NO,反应正向进行,达到平衡后一氧化氮、氮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故A符合;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是固体,对平衡无影响,故B不符合;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浓度不变,故C不符合;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反应前后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平衡不动,但个物质浓度增大,符合要求,故D符合;
故答案为:AD;
(3)①a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且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说明平衡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应为升高温度的结果,故答案为:升高温度;
②b时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减小,在此基础上逐渐减小,应为减小生成物的原因,故答案为:降低产物SO3浓度;
③若增大压强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图象应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和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侧重于化学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概念计算应用和衡标志的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工业制硫酸过程中,SO2催化氧化的原理为:2SO2(g)+O2(g)$?_{加热}^{催化剂}$2SO3(g)△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SO2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
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T1<T2(填“>”、“<”或“=”,下同);
②平均摩尔质量:M(b)>M(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200mL0.5mol/LBa(OH)2溶液中缓慢加入0.5mol/LCuSO4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所加CuSO4溶液体积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
①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一定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c(H+)之比为2:1
③25℃时,AgCl固体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程度不同
④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c(Na+)=2c(SO${\;}_{4}^{2-}$)
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三者关系为Ka•Kb=KW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可能等于7.其归纳正确的是(  )
A.全部B.③⑤⑥C.④⑤⑥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组中两个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CH3COOH和Na2CO3与CH3COOH和NaHCO3
B.AgNO3和HCl与Ag2SO3和HCl
C.BaCl2和Na2SO4 与Ba(OH)2与H2SO4
D.KOH和CH3COOH与Ba(OH)2与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铝热剂、福尔马林、水玻璃、漂白粉  
②化合物:CaCl2、烧碱、聚乙烯、HD
③电解质:明矾、绿矾、冰醋酸、硫酸钡   
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⑤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A、B、C、D、E、F、G、H、I、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框图,回答问题:

(1)①的反应类型是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2)B和C均为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C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则C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1-丙醇;A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OOCH(CH3)CH2CH3
(3)G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⑨的化学方程式为
(4)H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结构的链状化合物共有7种;
写出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HCOOC(CH3)=CH2
(Ⅰ)能发生水解反应
(Ⅱ)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Ⅲ)能发生银镜反应
(Ⅳ)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3: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一元醇在红热的铜丝催化下,最多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两种不同的产物(醛或酮).该一元醇的分子式可能是(  )
A.C2H6OB.C3H8OC.C4H10OD.C5H1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2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4molN2O5,发生如下反应:2N2O5(g)?4NO2(g)+O2(g)反应5min后,测得O2的物质的量为0.4mol,求:
(1)υ(NO2)、υ(O2)分别为多少?
(2)5min时,N2O5的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