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
2Na2O2(s)+2CO2(g)=2Na2CO3(s)+O2(g)△H=-452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B.CO的燃烧热为566 kJ/mol
C.Na2O2(s)+CO2(s)=Na2CO3(s)+$\frac{1}{2}$O2(g)△H=-226 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

分析 A、依据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分析图象中物质的量不符合反应物质物质的量;
B、依据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
C、固体二氧化碳变化为气体二氧化碳需要吸热,焓变放热是负值;
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得到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

解答 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可知图象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物质的量为1、$\frac{1}{2}$物质的量不符合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
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kJ/mol,故B错误;
C、固体二氧化碳变化为气体二氧化碳需要吸热,焓变放热是负值,由2Na2O2(s)+2CO2(g)=2Na2CO3(s)+O2(g)△H=-226kJ/mol,故C错误;
D、已知:①2CO(g)+O2(g)=2CO2(g)△H=-566kJ/mol;
②Na2O2(s)+CO2(g)=Na2CO3(s)+$\frac{1}{2}$O2(g)△H=-226kJ/mol
依据盖斯定律②×2+①得到:2Na2O2(s)+2CO(g)=2Na2CO3(s)△H=-1018kJ/mol;
即Na2O2(s)+CO(g)=Na2CO3(s)△H=-509kJ/mol;
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反应的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1mol,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用,盖斯定律的应用,燃烧热概念计算分析,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计算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缺乏VC会使人患上坏血病.切取一片新鲜水果,向切面上滴加淀粉溶液和碘水,若出现褪色,说明新鲜水果中含有VC,这是利用VC具有还原(填“氧化”或“还原”)性质.
(2)经科学测定,人体平均含氧65%,含碳18%,含氢10%(以上均为质量分数),则三种元素中原子数目最多的是H(填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如下合成路线,甲经二步转化为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1)的无机试剂是液溴,铁作催化剂
B.步骤(2)产物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甲,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是否含甲
C.乙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
D.反应(1)和(2)均为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B.将草木灰和硫酸铵混合施用,肥效更高
C.用二氧化碳生产聚碳酸酯可以减少碳排放,以减缓温室效应
D.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石英玻璃、陶瓷和水泥均属于硅酸盐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研究表明N2O与CO在Fe+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下图所下列说怯错误的是(  )
A.N2O与CO反应的△H<0
B.Fe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Fe+使该反应的活化能减小
D.Fe++N2O→FeO++N2、FeO++CO→Fe++CO2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nW(g),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表示反应时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I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B.图I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2>T1,△H>0
C.图II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影响,且T1>T2,△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乙醇的分子式:C2H5OH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_{35}^{80}$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阅读下列有关能源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从能量的角度看,旧键断裂,新键形成必然有能量变化.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 I-I、1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1mol HI需要放出(填“放出”或“吸收”)5.5kJ的热量.
(2)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遇到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在如图甲、乙两装置中,甲中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溶液中的阴离子向Zn极移动(填“Zn”或“Pt”);乙中铜电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2A+B?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
A.V(A)=0.6 mol/(L•s)B.V(B)=0.4 mol/(L•s)C.V(C)=0.7 mol/(L•s)D.V(D)=1 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