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

 

【答案】

C

【解析】根据实验要求,正确的顺序是先加入液体,然后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最后点燃酒精灯加热,所以答案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
(1)利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H2、NO
H2、NO
(任写两种即可).
(2)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的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氯气滴入品红溶液中   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粉
向氯气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产生气泡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请你评价实验Ⅰ、Ⅱ的结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实验Ⅰ结论合理,实验Ⅱ结论不合理,因为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不能说明酸性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产物造成的.
实验Ⅰ结论合理,实验Ⅱ结论不合理,因为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不能说明酸性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产物造成的.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
ab
ab
,再打开止水夹
C
C
,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二氧化氮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丁中
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二氧化氮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丁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南宁一模)Ⅰ、下面a~e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
A、量筒b、容量瓶c、滴定管d、托平天平e、温度计
(1)上述仪器中标有0刻度的玻璃仪器是
cd
cd
(填序号).
(2)若用上述仪器测定中和热,则缺少的玻璃仪器为烧杯、
环形玻璃搅拌棒
环形玻璃搅拌棒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
(1)利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写出两种即可).
(2)A、B、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如下①、②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氯水有漂泊作用
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较强的酸性
请你评价实验①、②的结论是否合理?
实验①结论合理、实验②结论不合理
实验①结论合理、实验②结论不合理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3)将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制得NO2后,进行以下实验.
①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
ab
ab
,再打开止水夹
c
c
,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双手紧握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溢出,二氧化氮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
双手紧握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溢出,二氧化氮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

②试管丁中的NO2与水充分反应后,若向试管内缓缓通入一定量的O2,直至试管全部充满溶液,则原NO2与通入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
4:1

③尾气吸收的装置是
E
E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一、定性探究:
①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
②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强;
③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2.请回答:
(1)试解释可以在饱和氯水中加入石灰石制备HClO的原因
在饱和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O+HCl,加入过量的CaCO3与溶液中的HCl发生反应,使盐酸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最终生成HClO
在饱和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HClO+HCl,加入过量的CaCO3与溶液中的HCl发生反应,使盐酸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最终生成HClO

(2)写出步骤③中第一份及第二份滤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一份:
Ca2++HCO3-+OH-=CaC03↓+H2O
Ca2++HCO3-+OH-=CaC03↓+H2O

第二份:
HCO3-+H+=CO2↑+H2O
HCO3-+H+=CO2↑+H2O

(3)试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②的滤液中含 有的溶质,除了溶解的极少量氯气外,还含有的其它溶质为(写化学式)
HClO、Ca(HCO32、CaCl2
HClO、Ca(HCO32、CaCl2

实验二、定量探究:
在圆底烧瓶底部,有一用塑料网包住的过量块状碳酸钙和150mL饱和氯水,按如右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支撑仪器没有画出)实验,待不再产生气泡后,将塑料网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面,密封后再加热、煮沸烧瓶中的液体,直到量筒中的气体不再增加.请回答:
(4)为减少用装置Ⅲ收集气体过程中CO2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水槽中的水应换为
B
B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饱和食盐水
(5)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塑料网内的碳酸钙质量减少Ag,总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BL,发现
BL
22.4L/mol
明显小于
Ag
100g/mol
.若不考虑实验操作和CO2的溶解等因素造成的误差,从化学反应原理来看,导致这一大小关系的原因是
碳酸钙与氯水反应生成的Ca(HC032再受热时,除生成CO2外,还生成了CaC03
碳酸钙与氯水反应生成的Ca(HC032再受热时,除生成CO2外,还生成了CaC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I.下列实验设计、操作或实验现象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将纤维素和硫酸混合共热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以证明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
B.液态溴乙烷中加入稀NaOH溶液共煮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HNO3,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Br-的生成
C.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甲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以中和HCOOH,再做银镜反应实验
D.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液,加入适量浓溴水,过滤,即可分离
E.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F.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酒精,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G.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证明乙醛的性质
Ⅱ.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8 77.1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较多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过量乙醇、无水醋酸钠和浓硫酸,B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试回答:
(1)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反应中加入的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
 

(2)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该实验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4)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
 

(5)从B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过滤分离出
 
;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  五氧化二磷    B  碱石灰    C  无水硫酸钠    D  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07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A) 题型:013

若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  ]

A.

②③④①

B.

③②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③②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