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铝土矿主要含Al2O3和SiO2。某课题组以此为原料回收氧化铝,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步骤(I)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名称是 。
(2)沉淀A中一定含有 (用化学式表示),该物质属于 (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3)写出步骤(Ⅱ)中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 。
(4)实验室里用Na[Al(OH)4]溶液制取Al(OH)3最好选用 (填序号)。
A.NaOH溶液 B.稀硫酸 C.二氧化碳
(5)取5.4g铝土矿进行实验,最后得到氧化铝5.1g,则该铝土矿中铝的含量为__________(假设实验过程没有损失)。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煤的气化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而且生成的CO和H2被称作合成气,能合成很多基础有机化工原料。
(1)一定条件下,H2 、CO在体积固定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H2(g)+2CO(g) CH3OCH3(g)+H2O(g),下列选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有________。
A.v(H2)=2v(CO)
B.平衡常数K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2)工业可采用CO与H2反应合成再生能源甲醇,反应:CO(g)+2H2(g) CH3OH(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和20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 )、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①合成甲醇的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p1和p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③若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10 L,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为_______ L。
④ 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 )、压强(p)的关系如上图2所示,实际生产时条件控制在250 ℃ 、1.3×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 (或原子与原子团间) 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跟 NaOH 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瘦肉精”的结构可表示为
下列关于“瘦肉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质量为313.5 g B.属于芳香烃
C.分子式为C12H19Cl3N2O D.瘦肉精分子中存在肽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鉴别苯酚溶液、已烯和甲苯,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A.溴水 B.FeCl3溶液
C.新制Cu(OH)2悬浊液 D.酸性KMn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按该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是负极,Cu是正极
B.稀硫酸溶液中H+移向Zn极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省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 L庚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22.4
B.1 mol甲基(—CH3)所含电子数为9NA
C.标准状况下,B2H6和C2H4的混合气体22.4 L,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6NA
D.26g C2H2和苯蒸气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C原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开学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油、煤油、植物油均属于烃
B. 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C.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均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
D. C3H7Cl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