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有关有机化学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知道他们是乙醛、乙酸、乙醇和甲酸,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以将四种溶液一一鉴别
B.已知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则该物质可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缩聚反应,与HOOC-CH2-CH(OH)-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
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
D.等物质的量的乙炔、乙醛、(HO)CH2-CH2(OH)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等

分析 A.乙酸含-COOH,乙醛含-CHO,甲酸含-CHO和-COOH;
B.含-OH、-COOH,结合醇、羧酸的性质分析,且两个结构简式相同;
C.取代基的位次之和应最小;
D.均为1molCxHyOz时,乙炔、乙醛、(HO)CH2-CH2(OH)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为1mol×(x+$\frac{y}{4}$-$\frac{z}{2}$).

解答 解:A.乙醛在加热条件下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生成砖红色沉淀,乙酸使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乙醇遇新制Cu(OH)2悬浊液无明显现象,甲酸使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砖红色沉淀,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正确;
B.两个结构简式是一样的,为同一种物质,含-OH可发生氧化、酯化反应,含-OH、-COOH可发生缩聚反应,故B错误;
C.有机物命名时应遵循:长、多、近、简、小原则,正确的名称为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故C错误;
D均为1molCxHyOz时,乙炔、乙醛、(HO)CH2-CH2(OH)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为1mol×(x+$\frac{y}{4}$-$\frac{z}{2}$)=2.5mol,即三者完全燃烧时与O2均以1:2.5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发生的反应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
B.只有原子才满足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D.氕、氘、氚互为氢元索的同位素,H2O、D2O和T2O是不同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BaCl2溶液鉴别SO42- 和 SO32-
B.用浓HNO3与Cu 反应制备NO2
C.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 的超细粉末粒子,制得纳米材料,纳米材料也是一种胶体
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除去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2=CH2+HOCl→HOCH2-CH2Cl
B.+HNO3$→_{△}^{浓硫酸}$+H2O
C.2CH3CH2OH+O2   $→_{△}^{Cu}$2CH3CHO+2H2O
D.C12H22O11+H2O   $→_{△}^{稀H_{2}SO_{4}}$ 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
A.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
B.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组化学式表示分子的是(  )
A.NaCl、H2O、CO2、H2SB.Ne、NH3、P2O5、H2SO4
C.Na2SO4、NH4NO3、PH3、H2SD.Si、S、SO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1)由A、B、W三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微粒的电子式为
(2)用B单质、E单质分别作电极,与浓K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3)由W、D、E三元素组成的盐加入水中,恢复至室温,则Kw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AlO2-)>c(OH-)>c(H+).
(4)废印刷电路反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A2W2和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H++H2O2=Cu2++2H2O.
(5)已知:B、E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 kJ和b kJ;E单质能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在298K时,若生成3mol B的单质,则该置换反应的△H=-(4a-3b)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单质常温常温下是最轻的气体,B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民其气态氢化物乙能够化合形成盐丙;D元素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的.
(1)已知相关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变化:
①丁与乙和水反应生成戊和丙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由物质已电解得到单质D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frac{\underline{\;电解\;}}{\;}$4Al+3O2↑;
②0.1mol/L的丙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c(NO3-)>c(NH4+)>c(H+)>c(OH-);常温下,为使丙溶液中由丙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的水溶液至溶液pH=7.
(2)已知E 及其化合物有以下变化:

写出单质E与化合物Z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X和水的化学方程式S+2H2SO4$\frac{\underline{\;\;△\;\;}}{\;}$3SO2↑+2H2O;由A、B、C、D、E5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18电子的分子,该分子的分子式为H2O2或N2H4或C2H6等(任写一个即可).
(3)C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之一是一种无色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红棕色,在一定条件下,2L的该无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C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Na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氮的氧化物是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
Ⅰ.催化还原法:如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发生如下反应:2NO(g)+2CO(g)?2CO2(g)+N2(g)
(1)已知:N2(g)+O2(g)?2NO(g)△H=+180kJ/mol
化学犍O=OC=0C≡O
键能(kJ/mol)4978031072
则反应:2NO(g)+2CO(g)?2CO2(g)+N2(g)△K=-571kJ/mol
(2)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10min时反应:2NO(g)+2CO(g)?2CO2(g)+N2(g)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frac{(0.4)^{2}×0.2}{(1.6)^{2}×(0.6)^{2}}$(mol.L)-1,千10min内N2平均反应速率v(N2)0.02mol/(L•min)
②若保持温度不变,15min时再向该容器中充入NO1.6mol、CO20.4mol,则此时:v=v(天“>”、“>”或“=”)
③若保持其条件不变,15min时压缩容器至0.5L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NO的浓度对应的点应是图1中的B(填字母)
④某科研小组研究发现以Ag-ZSM-5为催化剂,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若不适用CO,纬度超过775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NO的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逆向进行
Ⅱ.利用电化学原理,将NO2、O2和熔融KNO3制 成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3,该电池在工作过程中NO2转变成绿色硝化剂Y,Y是一种氧化物,可循环使用,石墨Ⅱ是电池的正极,石墨Ⅰ附近发生的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O2-e-+NO3-═N2O5相同条件下,消耗的O2和 NO2的体积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