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为了完成教材上的“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1)实验桌上有烧杯(大、小两个)、泡沫橡胶、泡沫塑料板、环形玻璃搅拌器,0.5mol•L-1盐酸、0.55mol•L-1NaOH溶液,尚缺少的实验用品是量筒和温度计.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器代替环形玻璃搅拌器?否(填“能”或“否”).其原因是铜丝的导热性比玻璃好,热量损失得多.
(3)实验时所用盐酸及NaOH溶液的体积均为40mL,各溶液密度为1g•cm-3,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2J/(g•℃),实验起始温度为t1℃,终止温度为t2℃.试推断中和热的计算式(不用化简):△H=-$\frac{{4.18×{{10}^{-3}}×80×({t_2}-{t_1})}}{0.02}$kJ/mol.
(4)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中和热△H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0.5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1.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该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分析 (1)根据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步骤选用需要的仪器,然后判断还缺少的仪器;
(2)金属导热快,热量损失多;
(3)先根据Q=m•c•△T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然后根据△H=-$\frac{Q}{n}$kJ/mol计算出中和热;
(4)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计上的酸与NaOH溶液反应放热,使温度计读数升高,温度差偏小;
(5)根据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解答.

解答 解:(1)中和热的测定过程中,需要用量筒量取酸溶液、碱溶液的体积,需要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所以还缺少温度计和量筒,
故答案为:量筒;温度计;
(2)不能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因为铜丝的导热性比玻璃好,热量损失得多,
故答案为:否;铜丝的导热性比玻璃好,热量损失得多;
(3)用40mL 0.5mol•L-1盐酸与40mL 0.55mol•L-1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4L×0.5mol•L-1=0.02mol,溶液的质量为80ml×1g/ml=80g,温度变化的值为t2-t1,则生成0.02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4.18J/(g•℃)×100mL×1g/cm3(t2-t1),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frac{{4.18×{{10}^{-3}}×80×({t_2}-{t_1})}}{0.02}$kJ/mol;
故答案为:-$\frac{{4.18×{{10}^{-3}}×80×({t_2}-{t_1})}}{0.02}$kJ/mol;
(4)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计上的酸与NaOH溶液反应放热,使温度计读数升高,温度差偏小,热量偏小,但测得的中和热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5)0.5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1.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57.3kJ的热量,即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故答案为:$\frac{1}{2}$H2SO4(aq)+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57.3KJ/mol.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有关中和热的测定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注意对中和热概念的理解,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cd吸收.
a.浓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     d.氨水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Fe3+(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注明试剂、现象).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u2O+2Al$\frac{\underline{\;高温\;}}{\;}$Al2O3+6Cu.
(4)取一定量的泡铜,加入1L0.6mol/LHNO3溶液恰好完全溶解,同时放出2240mLNO气体(标准状况),另取等量的泡铜,用足量的H2还原,得到的铜的质量为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有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加a mL 3mol•L-1 NaOH溶液之后,改成滴加cmol/L HCl溶液,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y(mol)与试剂总体积V(mL)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 HCl溶液的浓度c=1.5mol/L
②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为C
A.9mL        B.7.5mL          C.7mL        D.6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组合是(  )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A盐酸纯碱烧碱氧化铝二氧化碳
B硫酸烧碱食盐氧化钙一氧化碳
C醋酸苛性碱小苏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硫酸苛性钾苏打氧化铜三氧化硫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H++A2-
①则Na2A溶液显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A2-+H2O?HA-+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若有0.1mol•L-1 Na2A的溶液,其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填序号).
A.c(Na+)>c(A2-)>c(OH-)>c(HA-)>c(H+
B.c(Na+)>c(OH-)>c(HA-)>c(A2-)>c(H+
C.c(Na+)>c(H+)>c(A2-)>c(OH-)>c(HA-
D.c(A2-)>c(Na+)>c(OH-)>c(H+)>c(H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废塑料制品属于可焚烧处理的垃圾.错.(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探测冥王星的“新地平线”号载有10.9kg钚-238(${\;}_{94}^{238}$Pu)燃料电池系统,该电池是由辐射β射线(高速电子流)的放射源、收集这些电子的集电器以及两者之间的绝缘体三部分组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钚电池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B.放射源一端为正极,集电器一端为负极
C.核源料是可再生能源
D.${\;}_{94}^{238}$Pu的原子质量是12  C原子质量的238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实验室用NaOH 固体配制1.0mol/L的NaOH溶液500mL,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所需仪器为:500mL容量瓶、托盘天平、药匙、烧怀、玻璃棒、胶头滴管,称取的NaOH的质量为20.0g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B、C、A、F、E、D;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将NaOH固体置于烧杯中用天平准确称取质量,再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约5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
(4)在配制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ADEF
A.称量固体NaOH时,有潮解现象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观察液面
C.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D.未洗涤烧杯以及玻璃棒
E.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观察液面
F.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
G.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甲醇的研究成为当代社会的热点.
Ⅰ.甲醇燃料电池(DNFC)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动汽车最佳候选动力源.
(1)101kPa时,1mol CH3OH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热量726.51kJ/mol,则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725.76kJ•mol-1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汽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H1=+49.0kJ•mol-1
②CH3OH(g)+$\frac{1}{2}$O2(g)═CO2(g)+2H2(g)△H2
已知H2(g)+$\frac{1}{2}$O2(g)═H2O(g)△H=-241.8kJ•mol-1,则反应②的△H2=-192.8kJ•mol-1
(3)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甲醇进入负极(填“正”或“负”),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

Ⅱ.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H}_{3}OH)}{c(CO){c}^{2}({H}_{2})}$;根据图2,升高温度,K值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frac{2{n}_{B}}{3{t}_{B}}$(用nB、tB表示).
(3)判断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c、d(填字母).
a.v生成(CH3OH)=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O、H2、CH3OH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4)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frac{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c、d(填字母).
a.c(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frac{c({H}_{2})}{c(C{H}_{3}OH)}$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