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2B(g)?C(g)+D(g)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800℃时,0-5min内,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1•min-1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b.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A)不变
c.2v(B)=v(D)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3)若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时的平衡常数K=1.8,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分析 (1)根据图象中800℃时,0-5min内D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求出B的变化,再求出B的反应速率;
(2)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性不变,据此判断;
(3)若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三段式求出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及浓度,再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根据图象中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分析.

解答 解:(1)由图象可知,800℃时,0-5min内D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0.6mol,则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v(B)=$\frac{\frac{n}{V}}{t}$=$\frac{\frac{1.2mol}{2L}}{5min}$=0.12mol•L-1•min-1
故答案为:0.12mol•L-1•min-1
(2)a.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当容器中压强不变时,即是平衡状态,故a正确;
b.混合气体中c(A)不变时,则A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状态,故b正确;
c.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是平衡状态,则v(B)=2v(D)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所以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
(3)若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设参加反应的A为nmol,
                 A(g)+2B(g)?C(g)+D(g)
初始的量:(mol)  1.0    2.2       0     0 
反应的量:(mol)   n     2n        n      n
平衡的量:(mol)  1-n   2.2-2n     n      n
由图象可知平衡时D的物质的量为0.6mol,即n=0.6mol,则平衡时c(A)=$\frac{1-n}{V}$=0.2mol/L,c(B)=$\frac{2.2-2n}{V}$=0.5mol/L,
c(C)=c(D)=$\frac{0.6mol}{2L}$=0.3mol/L,则K=$\frac{0.3×0.3}{0.2×0.{5}^{2}}$=1.8,
由图象可知,800℃时D的物质的量大于700℃时D的物质的量,说明温度越高,D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升高温度平衡正移,所以正方向为吸热方向,故答案为:1.8;吸热.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衡状态的判断,反应速率的计算,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平衡常数的计算,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元素化学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
A.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B.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C.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D.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溴和碘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单质溴是一种红棕色液体B.溴水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C.单质碘易升华D.碘单质是从海水中大量提取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下面的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Cl2+6NaOH $\frac{\underline{\;\;△\;\;}}{\;}$5NaCl+NaClO3+3H2O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某溶液与Al反应能放出H2,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Fe2+、Cl-、SO42-B.Na+、K+、Cl-、SO42-
C.Mg2+、K+、H+、SO42-D.K+、Ca2+、HC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次氯酸B.浓硫酸C.氯水D.陶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
B.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是生成CO2和H2O
C.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D.我国从2008年6月1日,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则H2的标准燃烧热为-241.8 kJ•mol-1
B.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则20.0g NaOH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
D.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的NaCl溶液,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待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将生成的I2又氧化.若反应的Cl2和I2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l2+I2+6H2O═2HIO3+10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