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氨气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
(1)传统工业上利用氨气合成尿素
①以CO2与NH3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反应如下:
2NH3(g)+CO2(g)═NH2CO2NH4(s)△H=-159.47kJ•mol-1
NH2CO2NH4(s)═CO(NH22(s)+H2O(g)△H=+72.49kJ•mol-1
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H=-86.98 kJ•mol-1
②液氨可以发生电离:2NH3(l)?NH2-+NH4+,COCl2和液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尿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Cl2+4NH3═CO(NH22+2NH4Cl.
(2)氨气易液化,便于储运,可利用NH3作储氢材料
已知:2NH3(g)?N2(g)+3H2(g)△H=+92.4kJ•mol-1
①氨气自发分解的反应条件是高温(填“低温”或“高温”).
②其他条件相同,该反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氨气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在600℃时催化效果最好的是Ru(填催化剂的化学式).c点氨气的转化率高于b点,原因是b、c点均未到达平衡,c点温度高,且Ru比Fe的催化能力强,反应速率越快,氨气的转化率越高.

分析 (1)①已知:Ⅰ.2NH3(g)+CO2(g)═NH2CO2NH4(s)△H=-159.47kJ•mol-1
Ⅱ.NH2CO2NH4(s)═CO(NH22(s)+H2O(g)△H=+72.49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Ⅰ+Ⅱ可得:2NH3(g)+CO2(g)═CO(NH22(s)+H2O(g);
②液氨可以发生电离:2NH3(l)?NH2-+NH4+,COCl2和液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尿素,还生成NH4Cl;
(2)①△H-T△S<0反应自发进行;
②相同温度下,氨气转化率越大,说明反应速率越快,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越好;
b、c点均未到达平衡,温度越高、催化剂能力越强,反应速率越快,氨气的转化率越高.

解答 解:(1)①已知:Ⅰ.2NH3(g)+CO2(g)═NH2CO2NH4(s)△H=-159.47kJ•mol-1
Ⅱ.NH2CO2NH4(s)═CO(NH22(s)+H2O(g)△H=+72.49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Ⅰ+Ⅱ可得:2NH3(g)+CO2(g)═CO(NH22(s)+H2O(g),△H=-159.47kJ•mol-1
+72.49kJ•mol-1=-86.98kJ•mol-1
故答案为:-86.98;
②液氨可以发生电离:2NH3(l)?NH2-+NH4+,COCl2和液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尿素,还生成NH4Cl,该反应方程式为:COCl2+4NH3═CO(NH22+2NH4Cl,
故答案为:COCl2+4NH3═CO(NH22+2NH4Cl;
(2)①正反应△H>0,△S>0,△H-T△S<0反应自发进行,故该反应在高温下具有自发性,
故答案为:高温;
②相同温度下,氨气转化率越大,说明反应速率越快,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越好,由图可知Ru的催化效果最好;
b、c点均未到达平衡,c点温度高,且Ru比Fe的催化能力强,反应速率越快,氨气的转化率越高,
故答案为:Ru;b、c点均未到达平衡,c点温度高,且Ru比Fe的催化能力强,反应速率越快,氨气的转化率越高.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计算、反应自发性、读图获取信息能力等,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了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
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明矾净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D.CuSO4•5H20 是一种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1mol氯化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则分散系中胶体微粒数为NA
B.22.4LHCl中的分子数为NA
C.Na2O2与水充分作用生成0.1mol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0.1mol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有如图所示物质相互转换关系

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FeCl2,D的化学式KCl;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3)向G溶液中加入A的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
向G溶液中加入铜片的离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
(4)简述B溶液中阳离子的检验方法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新制氯水,出现红色,则证明含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T1℃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气体和B气体,发生如下反应:A(g)+2B (g)?C(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n(A)/moln(B)/mol
01.001.20
100.50
30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10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v(C)=0.050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50 mol A气体和0.60 mol B气体,到达平衡时,n(C)>0.25 mol
C.若密闭容器体积可变,其他条件不变,在达到平衡后持续缩小容器体积,则平衡一直会正向移动
D.温度为T2℃时(T1>T2),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c(NH4+)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还原产物是N2
B.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电子3 mol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用钠镁铝分别与盐酸反应城写下面几种情况的空白:
(1)称取相同质量的钠镁铝,然后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则产生的氢气在通常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frac{1}{23}$:$\frac{1}{12}$:$\frac{1}{9}$.
(2)取相同物质的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则产生氢气质量之比为1:2:3.
(3)如果要制取相同体积的氢气(同温同压下),与足量的盐酸分别反应时所消耗的钠镁铝的质量之比为23:12:9;物质的量之比为6: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所含分子数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
A.10g H2和10g N2B.1mol H2O和1g H2O
C.3.2g O2和2.24L的空气D.22gCO2和3.01×1023个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1个SO32-离子恰好将1个XO4-离子还原,则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化合价是(  )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