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原子序数大于4的主族元素A和B的离子分别为Am+和Bn-,已知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据此推断:
①A和B所属周期数之差为(填具体数字)1.
②A和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用含m或n的式子表示)m+n.
③B和A的族序数之差为8-n-m.

分析 由Am+和Bn-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A在下一周期的前面,B在上一周期的后边,且ZA-m=ZB+n,则ZA-ZB=m+n,再由最高正价态来分析族,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①Am+和Bn-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A原子比B原子多一个电子层,故二者的周期数之差为1,
故答案为:1;
②由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ZA-m=ZB+n,则ZA-ZB=m+n,
故答案为:m+n;
③B的族序数为8-n,A的族序数为m,B和A的族序数之差为8-n-m.
故答案为:8-n-m.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熟悉原子结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即可解答,明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烟雾传感器中放射源是241Am.已知Am的原子序数为95.下列关于241A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41Am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46B.241Am与243Am的质子数相等
C.241Am与243Am是同素异形体D.241Am与243Am的化学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3.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仅含有一种金属元素,A单质试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气体,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A2C和A2C2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的名称是氢,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IA族.E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2)B2分子的电子式:,A2C的结构式:H-O-H.
(3)用电子式表示D2E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
(4)用含A元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与赤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一种单质、液态氧化物和一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CH4+4CuO$\frac{\underline{\;高温\;}}{\;}$4Cu+CO2+2H2O.
(5)在100mL 18mol/L 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铜片部分溶解.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ab(填序号)
a.7.32L      b.6.72L    c.20.16L     d.30.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0.A、B、C、D、E、F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与其氢化物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甲;A与D可以按照原子个数比4:1形成化合物乙,且乙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E与B同主族,C的阳离子与F的阴离子相差一个电子层,且可形成阳离子、阴离子个数比为2:1的离子化合物丙.
(1)B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请用电子式表示A与C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2)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VA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③④.
①化合物乙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②化合物甲和化合物丙都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③B、E分别与A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B的更稳定
④C、D、E、F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E>F
(4)写出由以上元素构成的10电子分子与18电子分子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NH3+H2S=NH4H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少量SO2通入氨水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NO3-将SO2氧化生成了硫酸钡
B.“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C.为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杂质,可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并加热
D.已知I3-?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工业上用菱锰矿(MnCO3)为原料制取二氧化锰,其流程示意图如图:

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Mn(OH)2Fe(OH)2Fe(OH)3Cu(OH)2
开始沉淀时8.36.32.74.7
完全沉淀时9.88.33.76.7
如表是三种难溶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25℃)
化学式FeSCuSMnS
溶度积6.3×10-181.3×10-362.5×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为SiO2
(2)向溶液1中加入双氧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H2O2+4H2O=2Fe(OH)3↓+4H+
(3)滤液2中加入稍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以除去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S+Cu2+=Mn2++CuS;在CuS、MnS共存的悬浊液中,则$\frac{c(C{u}^{2+})}{c(M{n}^{2+})}$=5.2×10-24
(4)将MnCl2转化为MnO2的一种方法是氧化法.其具体做法是用酸化的NaClO3溶液将MnCl2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Mn2++2ClO3-+□4H2O═□Cl2↑+□5MnO2+□8H+
(5)将MnCl2转化为MnO2的另一种方法是电解法.
①生成MnO2的电极反应式是Mn2+-2e-+2H2O=MnO2+4H+
②若直接电解MnCl2溶液,生成MnO2的同时会产生少量Cl2,检验Cl2的操作是将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阳极附近,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Cl2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去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流程如图1:

(1)浸取时,溶液中的Fe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能提高烧渣浸取速率的措施有AC(填字母).
A.将烧渣粉碎       B.降低硫酸的浓度      C.适当升高温度
(2)还原时,试剂X的用量与溶液pH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试剂X可能是B(填字母).
A.Fe粉          B.SO2       C.NaI
还原结束时,溶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有SO42-
(3)滤渣Ⅱ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Al(OH)3;由分离出滤渣Ⅱ后的溶液得到产品,进行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水溶液中可能存在Na+、Al3+、Fe2+、NH4+、NO3-、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是CO2,B是NH3
B.白色沉淀一定是Al(OH)3
C.溶液中一定存在Al3+、Fe2+、NO3-、NH4+
D.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1)请推测侧链上可能发生反应的类型: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聚合反应等.(任填两种)
(2)请依据上述原理写出两分子乙醛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O+CH3CHO$→_{△}^{NaOH溶液}$CH3CH=CHCH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