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25℃时,在含CH3COOH和CH3COOˉ的溶液中,CH3COOH和CH3COOˉ二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pH<4.76的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B.在pH=7的溶液中,α(CH3COOH)=0,α(CH3COO-)=1.0
C.在pH>4.76的溶液中,c(CH3COO-)与c(OH-)之和可大于c(H+
D.在pH=4.76的溶液中加盐酸,α(CH3COOH)与α(CH3COO-)之和保持不变

分析 A.当溶液pH=4.76时,c(CH3COO-)=c(CH3COOH),在pH<4.76的溶液显酸性;
B.若α(CH3COOH)=0,α(CH3COO-)=1.0,溶液显碱性;
C.在pH>4.76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分析;
D.当溶液pH=4.76时,c(CH3COO-)=c(CH3COOH),醋酸电离显酸性,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为缓冲溶液.

解答 解:A.在pH<4.76的溶液显酸性,c(CH3COO-)<c(CH3COOH),故A正确;
B.在pH=7的溶液中,为醋酸和醋酸盐混合溶液,α(CH3COOH)≠0,α(CH3COO-)<1.0,故B错误;
C.在pH>4.76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溶液中也可能含有其他阳离子,c(CH3COO-)与c(OH-)之和可大于c(H+),故C正确;
D.当溶液pH=4.76时,c(CH3COO-)=c(CH3COOH),醋酸电离显酸性,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为缓冲溶液,加入盐酸或碱溶液中α(CH3COOH)与α(CH3COO-)之和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物料守恒、图象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101.3kPa时,11.2L H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39g Na2O2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C.17 g羟基与17 g氨气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D.1mol/L Na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1)两个试剂瓶各盛装质量相同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分别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两溶液质量关系为m(硫酸)> m(硝酸)(填“>”、“<”或“=”),由于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铁或铝(写金属名称)制容器盛放.
(2)制备CuSO4和Cu(NO32
①下列有四种制备Cu(NO32的途径,其中最佳途径是c(选填字母)
a.Cu$\stackrel{稀硝酸}{→}$Cu(NO32
b.Cu$\stackrel{浓硝酸}{→}$Cu(NO32
c.Cu$\stackrel{空气、△}{→}$CuO$\stackrel{稀硝酸}{→}$Cu(NO32
d.Cu$\stackrel{浓硫酸、△}{→}$CuSO4$\stackrel{Ba(NO_{3})_{2}}{→}$Cu(NO32
②向稀硫酸溶液中加入铜粉,然后通入热空气,可制得硫酸铜溶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4H+═Cu2++2H2O.
(3)向200mL2mol/LHNO3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充分作用后,有m1g固体不溶物,继续加入100mL 1mol/L硫酸溶液,充分作用后,还有m2g固体不溶物,则  m1>m2(填
“>”、“<”或“=”),两者质量相差4.8g(若两者相等,则此问不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某溶液中Cl-、Br-、I-之比为2:3:4,要使溶液中Cl-、Br-、I-之比变为4:3:2,则通入Cl2与原溶液中I-之比为1:4.若溶液中只有Cl-和Br-,而没有I-,则此时Cl-和Br-之比为2≤$\frac{n(C{l}^{-})}{n(B{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世某著名学术刊物近期介绍了一种新型中温全瓷铁--空气电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发生还原反应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Ox+2xe-═Fe+xO2-
C.若有22.4L(标准状况)空气参与反应,则电路中转移4mol电子
D.铁表面发生的反应为xH2O(g)+Fe═FeOx+x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用0.005mol/LHCl溶液中和50mLpOH=3的下列碱溶液,消化HCl溶液体积最大的是(  )
A.氨水B.氢氧化钠C.氢氧化钡D.氢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已知2SO2(g)+O2(g)?2SO3(g)△H=-a kJ/mol (a>0),在一个装有催化剂的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SO2和1mol O2,在T℃时充分反应,10s后达平衡状态,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压强的5/6,放出热量为b kJ.
(1)计算:10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O2)=0.025mol•L-1•s-1,平衡常数K=4.
(2)比较a>b(填“>”“=”或“<”,下同),
已知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6,由此可推知,T1<T
(3)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 SO3,T℃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为c kJ,则a、b、c之间满足何种关系a=b+c(用代数式表示).
(4)若相同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分别通入x mol SO2 (g)、y mol O2 (g)、z mol SO3 (g),欲使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仍为起始压强的$\frac{5}{6}$.
①x、y、z必须满足的关系是x+z=2、y+$\frac{z}{2}$=1;
②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的取值范围是1<x≤2.
(5)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mol SO2和1mol O2,T℃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为d kJ,则d>b(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在2L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各物质的有关数据如下:
aA (g)+bB (g)?2C(g)
起始物质的量(mol)320
2s末物质的量浓度(mol/L)0.90.80.4
则(1)a=3,b=1;
(2)2s内B的反应速率=0.1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如图表示的是A→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B为单质.              
(1)根据上述信息你能将A、B、C、D、E的化学式推导出来吗?
ANa2O2;BNa;CNaOH
DNa2CO3;ENaCl.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2Na+O2$\frac{\underline{\;\;△\;\;}}{\;}$Na2O2
②2Na2O2+2H2O=4NaOH+O2↑;
③Na2O2+CO2=Na2CO3+O2
⑧2Na+2H2O=2NaOH+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