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实验室配制500mL 0.2mol/L的Fe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
①在天平上称出27.8g绿矾(FeSO4•7H2O),把它放在烧杯里,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
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500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①②④③⑤.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天平(带砝码、镊子)、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会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若出现如下情况,所配溶液浓度将偏高还是偏低: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会偏低;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会偏低.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会偏低.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重新配制.

分析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稀释、冷却、移液、定容、摇匀、装瓶等,据此排序;
(2)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一般步骤选择需要仪器;
(3)图中为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依据C=$\frac{n}{V}$进行误差分析;
(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frac{n}{V}$进行误差分析;
(5)错误操作导致实验失败且无法补救的,需要重新配制.

解答 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稀释、冷却、移液、定容、摇匀、装瓶等,所以正确的操作步骤为:①②④③⑤;
故答案为:①②④③⑤;
(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首先计算出需要的溶质的质量,然后天平称量,后放入烧杯中溶解,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杯引流移液至500ml容量瓶,然后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至3次,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然后向容量瓶中注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至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然后摇匀、装瓶.在此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还缺少的仪器是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3)图中为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依据C=$\frac{n}{V}$可知溶液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   
(4)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会偏低;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会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偏低、偏低;
(5)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导致实验失败 且无法补救,必须重新配制;
故答案为:重新配制.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明确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骤是解题关键,注意误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小苏打(NaHCO3)试样中含有碳酸钠晶体(Na2CO3•l0H2O),为测定试样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w(NaHCO3),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
I.按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II.将m1 g试样放入硬质玻璃管中,装置B、C、D中药品如图,已知加药品后装置B的质量为m2g、装置C的质量为m3 g;
Ⅲ.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样,直到B装置中无气泡冒出后,打开活塞a向装置中通入N2,一段时间后,撤掉酒精灯,关闭活塞a;
Ⅳ.称得装置B的质量为m4g、装置C的质量为m5g.
请回答以下问题(装置中原有空气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2)装置B的作用为吸收反应生成的水蒸气.装置C的作用为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3)实验过程中通入N2的目的为把装置中的CO2和水蒸气排出被装置B和装置C完全吸收.
(4)实验结束后发现装置A中硬质玻璃管右端有水珠,则w(NaHCO3)的计算式为:$\frac{42({m}_{5}-{m}_{3})}{11{m}_{1}}$×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根据混合物的特点,分离方法一般有过滤、蒸发、蒸馏…,欲把碘从碘水中分离出来,可在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可观察到现象溶液分层,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接着可用分液方法将两层液体分开,操作时用到的化学仪器叫分液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反应热,但可测出甲烷,石墨,氢气燃烧的反应热:CH4(g)+2O2(g)═CO2(g)+2H2O(l)△H1=-890.3kJ/mol
C(石墨)+O2(g)═CO2(g)△H2=-393.5kJ/mol
H2(g)+$\frac{1}{2}$O2(g)═H2O(l)△H3=-285.8kJ/mol,则由石墨生成甲烷的反应热:
C(石墨)+2H2(g)═CH4(g)△H4=-74.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熟练判断一种物质是不是电解质是认识电解质的性质、研究离子反应的前提.以下有10种物质: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氨气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熔融NaHSO4⑧氯化钠⑨碳酸钙⑩氯气
(1)上述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⑦⑧⑨;
(2)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它属于盐(“酸”“碱”“盐”).
(3)向明矾KAl(SO42•12H2O的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对于反应2NO2(g)?N2O4(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欲使NO2转化率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NO2 
②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N2O4
③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④升高温度.
A.B.②③C.①②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现有如下药品和装置:质量为w(w<1g)的锌片、稀H2SO4、无水硫酸铜和蒸馏水,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定Zn的相对原子质量(气体体积均可认为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如图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
(2)应选用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字母)DCBE
(3)操作中,怎样加放试剂以保证不漏出氢气连接好装置后,打开③的活塞,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将试管倾斜一定角度,将锌片放在试管壁上,塞好塞子,缓慢竖起试管将锌片滑入硫酸中,使反应开始
(4)以下是测量收集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则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③
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调试使之相同
②使试管和量筒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
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5)若④中收集到水VmL,则锌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表达式为$\frac{22400w}{V}$
(6)由于锌片可能含不溶性杂质,实验测得的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比真实值偏高(填“偏高”或“偏低”,下同); 若装置气密性不太好,测得值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3SiO2(s)+6C(s)+2N2(g)?Si3N4(s)+6CO(g).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O]{\;}^{6}}{[{N}_{2}]{\;}^{2}}$;
(2)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ν(CO)=18mol•L-1•min-1,则N2消耗速率为ν(N2)=6mol•L-1•min-1
(3)在一定温度下,不能作为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C;
A.单位时间内1.2molSi-O断裂的同时有0.2molN≡N断裂     
B.Si3N4的质量不变
C.ν(CO):ν(N2)=3:1                                
D.N2的转化率不变
(4)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729,则在同温度下1L密闭容器中,足量的SiO2和C与2mol N2充分反应,则N2的转化率是50%(提示:272=7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Cl、K2SO4、CuCl2、CaCl2、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鉴定其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1)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水得一无色透明溶液,
(2)上述溶液中滴加 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
(3)过滤,然后向上述白色沉淀加盐酸时,沉淀全部溶解,
(4)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试判断:肯定存在的物质有K2CO3;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有K2SO4、CuCl2、CaCl2;可能存在的物质有KCl,若进一步判断该物质是否存在,应再取试剂是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