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短周期主族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丁所在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倍,乙、丙、丁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乙>丙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丁>甲
C.简单离子半径:乙>丙>丁
D.甲和乙组成的化合物只存在离子键

分析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则L呈含有6个电子,甲为O元素;丁所在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倍,由于原子序数丁最大,则丁只能位于第三周期,丁的族序数为3×2=6,则丁为S元素;乙、丙、丁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则乙、丙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10-6=4,乙、丙的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则乙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1、丙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乙为Na元素,丙为Al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为O元素、乙为Na元素,丙为Al元素、丁为S元素,
A.金属性乙大于丙,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乙>丙,故A正确;
B.非金属性甲大于丁,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丁<甲,故B错误;
C.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大小为:丁>乙>丙>,故C错误;
D.甲和乙组成的化合物如为过氧化钠,则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298K时,在20mLbmol•L-1氧氧化钠溶液中滴入0.10mol•L-1的醋酸,溶液的pH与所加醋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20
B.C点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Na+
C.A、B、C、D四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顺序为:D>B>C>A
D.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2.0×10-7/(0.l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亚硝酸钠常用作食品防腐剂.现用如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的反应及生成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NO:-152℃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按从左到右连接):A→C→E→D→B.
(2)组装好仪器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通入N2的作用是防止可能生成的NO被完全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气体产物检验的干扰.
(3)关闭弹赞夹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D中通氯气后,出现红棕色气体;装置E的作用是冷凝使NO2完全液化.
(4)根据上述实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NO2+H2SO4(浓)=Na2SO4+NO2↑+NO↑+H2O.如果没有装置C,对验证结论造成的影响是水会与NO2反应生成NO,影响后面NO的检验.
(5)实验结柬后还需通入N2的作用是把装置中的气体全部赶入到B中被吸收,以防止环境污染;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NO2+O2+4OH-=4N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至沸腾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B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随后加稀硝酸酸化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不溶解 原溶液中一定含Ag+ 
 C 将稀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氧化性:H2O2比Fe3+
 D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二元酸H2A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 HA-?H++A2-,则NaHA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有:c(Na+)═c(A2-)+c(HA-)+c(H2A)和c(A2-)═c(H+)-c(OH-
B.已知:室温时Ka(HA)=10-5.则室温时 0.1mol/LNaA溶液的pH约为10
C.HCN溶液加水稀释的过程中$\frac{c({H}^{+})}{c(C{N}^{-})}$减小
D.向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完全沉淀时,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有:c(K+)>c(AlO2-)>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某小组选用如图装置,利用反应2NH3+3CuO$\stackrel{△}{→}$N2+3Cu+3H2O,通过测量生成水的质量[m(H2O)]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实验中先称取氧化铜的质量[m(CuO)]为a g.

(1)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能制得NH3的原因是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4++OH-,生石灰吸收浓氨水中的水放出热量,生成OH-均能使平衡向左移动,从而得到氨气.
(2)甲同学按B-A-E-C-D的顺序连接装置,该方案是否可行不可行,理由是C装置将生成的水和多余的氨气一起吸收,无法测量出生成水的质量.
(3)乙同学按B-A-D-E-C的顺序连接装置,则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H3,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测量的m(H2O)会偏高,理由是装置B生成的氨气有混有水,故m(H2O)会偏高,你认为该如何改进?可在装置B和A之间增加装置D
(5)若实验中测得m(H2O)=b g,则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frac{18a}{b}$-16.(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6)若CuO中混有Cu,则该实验测定结果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mol/L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100 mL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C.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 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60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有K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C(OH-)═0.1mol•L-1.取此溶液500mL,向其中通入CO2,通入CO2的体积(V)和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V1)为112mL(标准状况),则图中V2、V3的体积(单位为mL)分别是(  )
A.560、672B.1008、1120C.2240、2352D.392、5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A、B、C三种主族元素,已知A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nsn,B元素原子的M层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C元素原子L层的p轨道上有一对成对电子,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A3BC4B.A2BC4C.A2BC3D.A4BC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