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用如图所示的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请仔细分析三套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A、C中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导出HBr)兼冷凝(冷凝苯和溴蒸气).
(3)将B装置连接好,检验气密性,再装入合适的药品,接下来要使反应开始,对B装置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上端塞子,旋转分液漏斗活塞,使Br2和苯的混合液滴到铁粉上.
(4)B中采用了双球吸收管,其作用是吸收反应中随HBr逸出的溴和苯的蒸气,反应后双球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Cl4由无色变橙色.
(5)A中存在加装药品和及时密闭的矛盾,因而在实验中易造成的不良后果是Br2和苯的蒸气逸出,污染环境.
(6)B装置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使实验的效果不好或不能正常进行,这两个缺点是原料利用率低;容易产生倒吸.

分析 (1)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都会发生铁与溴的反应、苯与溴的取代反应;未被吸收的HBr进入硝酸银溶液,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反应生成浅黄色溴化银沉淀;
(2)苯和溴易挥发,长导管能导气及回流冷凝作用;
(3)根据对B、C应进行的操作目的是使Br2和苯与催化剂接触来分析;
(4)双球吸收关吸收了溴和苯;反应后双球吸管中四氯化碳吸收了溴;
(5)苯和溴易挥发,并且有毒,苯与溴逸入空气会造成环境污染;
(6)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由于导管插入AgNO3溶液中而容易产生倒吸.

解答 解:(1)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三个装置中都发生都会发生铁与溴的反应、苯与溴的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Br2=2FeBr3;HBr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反应生成浅黄色溴化银沉淀,方程式为:HBr+AgNO3=AgBr↓+HNO3,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2)苯和溴的取代反应中有溴化氢生成,苯和溴易挥发,所以导管b除导气外,还有起冷凝回流作用,减少苯和溴的挥发,
故答案为:导气(导出HBr)兼冷凝(冷凝苯和溴蒸气);
(3)苯和溴反应较慢,为加快反应速率,常常加入催化剂;催化剂只有和反应混合时才起作用,所以对B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上端塞子,旋转分液漏斗活塞,使Br2和苯的混合液滴到铁粉上;
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上端塞子,旋转分液漏斗活塞,使Br2和苯的混合液滴到铁粉上;
(4)B装置中采用了双球吸收管,利用四氯化碳吸收反应中随HBr逸出的溴和苯的蒸气;反应后双球吸管中四氯化碳吸收了溴单质,溶液从无色变成了橙色,
故答案为:吸收反应中随HBr逸出的溴和苯的蒸气,CCl4由无色变橙色;
(5)苯和溴易挥发,并且有毒,苯与溴逸入空气会造成环境污染,
故答案为:Br2和苯的蒸气逸出,污染环境;
(6)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由于导管插入AgNO3溶液中而容易产生倒吸,
故答案为:原料利用率低;容易产生倒吸.

点评 本题考查了苯的取代反应实验,考查的知识点有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催化剂的作用、产物的判断等,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总结、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1是某同学做完Zn-Cu原电池实验后所做的读书卡片记录,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的数目为NA
B.28g的乙烯和丙烯中含碳原子数目为NA
C.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铜和硫酸为原料,采用多种方法制取硫酸铜,制备方法如下:
方法一
(1)甲同学取6.4g铜片和10mL 18mol•L-1浓硫酸,放在试管中共热时发现,铜与热的浓硫酸反应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蓝色溶液,而是在试管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甲同学为了验证其中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设计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倾倒掉上层液体后,向所得白色的固体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边加边搅拌.
实验现象:白色物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所得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CuSO4
(2)乙同学与甲同学做相同的实验,还观察到加热过程中,试管内壁上部析出少量淡黄色固体物质,持续加热,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溶于浓硫酸而消失,同时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回答)_S+2H2SO4(浓)$\frac{\underline{\;\;△\;\;}}{\;}$3SO2↑+2H2O.直到最后反应完毕,发现试管中还有铜片剩余.
方法二
(3)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O2$\frac{\underline{\;\;△\;\;}}{\;}$2CuO,CuO+H2SO4═CuSO4+H2O.
对比甲的方案,你认为丙同学的优点是①产生等量的硫酸铜,消耗的硫酸更少,②不产生污染物SO2
方法三
(4)丁同学取一铜片和稀硫酸放在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入双氧水,发现溶液逐渐呈蓝色,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H2O2+H2SO4═Cu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工业上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工业废料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FeSO4•7H2O) 和胆矾晶体(CuSO4•5H2O)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合金溶于足量烧碱溶液时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写出途径I中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2-+4H+═Al3++2H2O、H++OH-═H2O
(2)由滤液A得AlCl3溶液的途径有I和II两种,你认为合理的是途径Ⅱ(填“I”或“II),理由是因为滤液A是NaAlO2溶液,按途径Ⅰ直接向A加入盐酸得到的AlCl3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aCl杂质;按途径Ⅱ,通入CO2气体,得Al(OH)3沉淀,将Al(OH)3溶解于盐酸中得到的是较纯净的AlCl3溶液.
(3)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应用十分广泛,在滤渣D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来制备胆矾晶体是一种绿色工艺,写出稀硫酸和H2O2溶解滤渣D的离子方程式Cu+H2O2+2H+═Cu2++2H2O.
制取500g胆矾,需要的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2mol.
(4)如何从滤液C中获得绿矾晶体(写出主要的实验操作名称)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A(g)+B(g)?C(g)+D(g)△H=-41kJ/mol,相同温度下,在体积均为2L的三个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种物质的量/mol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n(A) n(B) n(C)n(D) 
 ① 1 4 0 0 放出热量:32.8kJ
 ②0 0 1 4放出热量:Q1
 ③ 1 1 2 1放出热量:Q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容器①中反应10min达到平衡,0~10min时间内,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A)=4.0×10-2mol/(L•min)
B.平衡时,①与②容器中A的体积分数相等
C.③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主要为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D.容器③中,开始时v(B)生成>v(B)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的回收再利用是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
(1)二氧化碳重整可用于制取甲烷.已知:
CH4(g)+CO2(g)?2CO(g)+2H2(g)△H1=+247kJ•mol-1
CH4(g)+H2O(g)?CO(g)+3H2(g)△H2=+205kJ•mol-1
则反应CO2(g)+4H2(g)?CH4(g)+2H2(g)的△H3-163kJ/mol.
(2)一定压强下,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CO2发生反应:2CO2(g)+6H2(g)?CH3CH2OH(g)+3H2O(g),其起始投料比、温度与CO2的转化率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在700K、起始投料比$\frac{n({H}_{2})}{n(C{O}_{2})}$=1.5时,H2的转化率为40%.若达到平衡后H2的浓度为amol•L-1,则达到平衡时CH2CH2OH的浓度为$\frac{a}{9}$mol/L.
(3)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二甲醚:2CO2(g)+6H2(g)?CH3OCH3(g)+2H2O(g)△H.在一定压强下,将2.5molH2与amolCO2置于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反应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K
CO2转化率/%
a/mol
500600700800
1.67x33
1.256043y
0.83z32w
①x、y的大小关系为B.
A.x=y    B.x>y    C.x<y    D.无法判断
②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BC.
A.该反应的△H<0,△S<0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转化率分别为z、w时,达到平衡的时间前者长   D.转化率分别为y、w时,平衡常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己知反应2SO2+O2?2SO3(△H<0),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正中部有一固定隔板,温度一定时进行以下实验:
①若在A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在B充入2mol SO3,平衡后两部分的速率大小为vA=vB
②若在A充入2mol SO2和2mol O2,平衡后有amol SO3,则平衡时SO3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frac{2a}{8-a}$(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此时与①中A比较,SO3的体积分数无法确定(填“变大”“变小”“不变”“无法确定”)
B充入xmol SO2,y mol O2和1mol SO3,要使得B中反应达平衡后仍有amol SO3,则x=1,y=1.5.
(2)如图乙,某刚性密闭容器内有一活塞和弹簧,A充入4mol SO2和2mol O2,B内为真空,一段时间后活塞已保持静止.
①如果对容器加热,使A内气体温度升高,活塞移动的情况如何?活塞向下移动,而后静止
②若在A中再充入一定量Ar,则反应达到新平衡时O2的浓度变小(填“变大”“变小”“不变”“不能确定”)
③若再往A内迅速充入2mol SO2和1 mol O2,当活塞再次保持静止时,SO2的反应速率v与原平衡SO2的反应速率v0的大小关系为v>v0,同时SO2转化率比原平衡时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3.6g某物质含有的分子数目为1.204×10 23,则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A.18 gB.18 g.•mol-1C.36 gD.36 g•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