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总反应为:3H2(g)+3CO(g)?CH3OCH3(g)+CO2(g)△H=-246.4kJ/mol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H}_{3}OC{H}_{3})c(C{O}_{2})}{{c}^{3}({H}_{2}){c}^{3}(CO)}$.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变小(填“变大”、“变小”、“不变”)
(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只改变一个条件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CO的转化率的是cd(填字母代号).
a.降低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缩小容器体积
d.增加H2的浓度            e.增加CO的浓度
(3)在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H2、3mol CO,发生反应:
3H2(g)+3CO(g)?CH3OCH3(g)+CO2(g),在10min时刚好达到平衡,此
时测得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1•L-1.则:
①衡时n(CH3OCH3)=0.5,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
②达到平衡后,若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 H2、1mol CO2,经一定时间达到平衡,反应开始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 v(逆)(填“>”“<”或“=”).
③在该反应条件下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D(填编号).
A.v(CO)=3v(CO2)        B.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3a mol H2
C.c(CO2)=c(CO)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E.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F.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

分析 (1)依据平衡常数概念写出表达式;因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
(2)改变条件增大反应速率,可以采取加入催化剂、升温、加压、增大浓度等措施,且提高CO的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答;
(3)①在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H2、3mol CO,发生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在10min时刚好达到平衡,此时测得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1•L-1.物质的量1.5mo1•L-1×1L=1.5mol,
             3H2(g)+3CO(g)?CH3OCH3(g)+CO2(g)
起始量(mol) 3        3         0          0
变化量(mol) 1.5      1.5       0.5        0.5
平衡量(mol) 1.5      1.5       0.5        0.5
转化率=$\frac{消耗量}{起始量}$×100%;
②依据①计算平衡常数,计算此时的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比较大小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③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 解:(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c(C{H}_{3}OC{H}_{3})c(C{O}_{2})}{{c}^{3}({H}_{2}){c}^{3}(CO)}$,因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故答案为:$\frac{c(C{H}_{3}OC{H}_{3})c(C{O}_{2})}{{c}^{3}({H}_{2}){c}^{3}(CO)}$;变小;
(2)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但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
b.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不影响平衡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
c.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d.增加H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e.增加CO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CO的转化率减小,故e错误;
故答案为:cd;
(3)①在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H2、3mol CO,发生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g),在10min时刚好达到平衡,此时测得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1•L-1.物质的量1.5mo1•L-1×1L=1.5mol,
             3H2(g)+3CO(g)?CH3OCH3(g)+CO2(g)
起始量(mol) 3        3         0          0
变化量(mol) 1.5      1.5       0.5        0.5
平衡量(mol) 1.5      1.5       0.5        0.5
衡时n(CH3OCH3)=0.5mol,
平衡时CO的转化率=$\frac{1.5mol}{3mol}$×100%=50%,
故答案为:0.5;50%;  
②平衡常数K=$\frac{0.5×0.5}{1.{5}^{3}×1.{5}^{3}}$=0.022,达到平衡后,若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 H2、1mol CO2,Qc=$\frac{1.5×0.5}{2.{5}^{3}×1.{5}^{3}}$=0.014<K,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
故答案为:>;
③A.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在任何时候,反应速率v(CO)=3v(CO2),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在任何时候,生成amolCO2的同时消耗3amolH2,说明反应正向进行,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c(CO2)=c(CO),和起始量、变化量有关,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E.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发生变化,所以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E错误;
F.密闭容器中气体质量始终不变,所以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F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计算、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化学平衡计算等,难度中等,注意平衡常数和浓度商比较判断反应进行方向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反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
B.在该实验中,最终溶液仍为无色
C.在该实验中,Fe2+和Fe3+总量保持不变
D.H2O2值能的电子,不能失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向一定浓度的Na2Si03溶液里通入过量CO2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该液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反应的生成物中有Na2CO3
C.反应后形成的混合物的聚集颗粒直径为1~100nm
D.反应说明硅酸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试分析分子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
(1)在同一条直线上最多有4个原子;
(2)能肯定在同一平面内,最多的有12个原子.
(3)可能在同一平面内的,最多有17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地开发和应用前景.反应:
CO(g)+2H2(g)?CH3OH(g)
①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由表中数据判断△H1<0(选填“>”“=”或“<”),根据该反应特点,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低温(选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
②某温度下,将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mol•L-1,则CO的转化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碳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i(s)+4CO(g)$?_{180~200℃}^{50~80℃}$Ni(CO)4(g),△H<0;
利用该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编号).
A.增加Ni的量可提高CO的转化率,Ni的转化率降低
B.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右移,△H减小
C.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CO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降低
D.当4v[Ni(CO)4]=v(CO)时或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都可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2)CO与镍反应会造成含镍催化剂的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将CO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
已知:CO(g)+$\frac{1}{2}$O2(g)═CO2(g)△H=-Q1 kJ•mol-1
S(s)+O2(g)═SO2(g)△H=-Q2 kJ•mol-1
则SO2(g)+2CO(g)═S(s)+2CO2(g)△H=-(2Q1-Q2) kJ•mol-1
(3)对于反应:2NO(g)+O2═2NO2(g),向某容器中充入10mol的NO和10mol的O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
②700℃时,在压强为P2时,假设容器为1L,则在该条件平衡常数的数值为$\frac{1}{144}$(最简分数形式);
(4)NO2、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2所示.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其电极反应式为NO2+NO3--e-=N2O5;若该燃料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共收集到20mol Y,则理论上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的人工光合系统,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GaN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2产生
C.电解液中的H+从质子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
D.Cu表面的电极反应式 CO2+8e-+8H+═CH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实验学习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让氯气与铜粉反应制取纯净的无水CuCl2,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检查氯气发生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装置连接好后,用手捂热圆底烧瓶,若B中有气泡产生,则气密性良好.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B中选用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吸收HCl;C中选用的试剂是浓硫酸,其作用是干燥氯气.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Cl2$\frac{\underline{\;点燃\;}}{\;}$CuCl2
(4)E装置的目的是吸收尾气Cl2 防止污染,
(5)但实验发现得到的无水CuCl2总是偏蓝色,请你帮他们分析这是为什么?提出改进方案:在D、E之间增加一个含氯化钙的干燥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物质的某些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若用实验Ⅳ来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NaHCO3,现象是右边试管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而左边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若用实验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填装置序号)Ⅱ、Ⅲ、Ⅳ.
(3)为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采用实验Ⅲ进行实验,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最后减重b克,则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frac{a-\frac{84b}{31}}{a}×100%$(用含有a、b的数学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