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打开活塞K1,通入一段时间的N2,再关闭活塞K1,先点燃E处酒精灯,再点燃A处酒精灯,装置A中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FeC2O4•2H2O═FeO+CO↑+CO2↑+2H2O,通过装置B中无水硫酸铜检验吸收生成的水蒸气,通过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检验并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装置D中的浓硫酸干燥气体,通过装置E,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通过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证明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
(1)一氧化碳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打开活塞K1,通入一段时间的N2,再关闭活塞K1,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为更好啊的检验生成的一氧化碳气体,先点燃E处酒精灯;
(3)二氧化碳能使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处黑粉末变红,证明草酸亚铁分解产中CO,为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在CD间增加除去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
(4)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变质,利用铁离子遇到KSCN溶液会生成红色溶液; 氧化亚铁氧化一氧化碳会生成铁;结合碳元素守恒和碳元素守恒列式计算;
(5)实验分析可知晶体分解生成的产物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氧化亚铁、铁,反应后固体为铁和亚铁,避免生成铁,可以使装置中充满氮气;
解答 解:(1)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没有处理尾气中的CO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
故答案为:没有处理尾气中的CO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
(2)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打开活塞K1,通入一段时间的N2,再关闭活塞K1;③先点燃E处酒精灯,再点燃A处酒精灯,更好的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故答案为:E、A;
(3)实验过程中,证明分解生成CO2的现象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E处黑粉末变红,证明草酸亚铁分解产中CO,若只通过F中的现象证明产生CO,则需要在C和D之间增加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用来除净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OH;
(4)②验证假设b:取少量草酸亚铁晶体溶于盐酸,再加入适量的KSCN 或NH4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草酸亚铁晶体没有变质,说明假设b不成立,
③验证假设c:草酸亚铁分解时,有部分CO被FeO氧化为CO2,反应过程中有Fe生成,取实验后A中固体溶于盐酸,产生气体,说明生成了铁,证明假设c成立,
④分析可知晶体分解生成的产物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氧化亚铁、铁,反应后固体为铁和亚铁,
实验时同时测出下列有关数据:FeC2O4•2H2O的质量为10.80g,其物质的量n=$\frac{10.80g}{80g/mol}$=0.06mol,A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84g,设生成Fe物质的量为x,FeO物质的量为y,
x+y=0.06mol
56x+72y=3.84g
x=0.03mol
y=0.03mol
测得实验结束后装置A中n(FeO)=0.03mol,
故答案为:KSCN 或NH4SCN;气体;0.03;
(5)实验分析可知晶体分解生成的产物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氧化亚铁、铁,反应后固体为铁和亚铁,测得C中沉淀质量大约是F中的3倍,碳元素守恒说明二氧化碳物质的量是一氧化碳物质的量的3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 $\frac{\underline{\;\;△\;\;}}{\;}$Fe+FeO+CO↑+3CO2↑+2H2O,
文献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2O4•2H2O═FeO+CO↑+CO2↑+2H2O,实验步骤中改动打开活塞K1,通入一段时间的N2,不关闭活塞K1,始终充满氮气环境进行反应,避免部分CO被FeO氧化为CO2,同时生成Fe,
故答案为:FeC2O4•2H2O $\frac{\underline{\;\;△\;\;}}{\;}$Fe+FeO+CO↑+3CO2↑+2H2O,开活塞K1,通入一段时间的N2,不关闭活塞K1.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反应产物的实验探究、反应现象分析判断、实验结论的探究和实验验证设计,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阳离子 | Fe3+ | Fe2+ | Zn2+ | Cu2+ |
开始沉淀时的pH | 2.7 | 6.6 | 5.2 | 4.4 |
沉淀完全时的pH | 3.7 | 8.9 | 8.1 | 5.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起始(mL) | 终点(mL) | |
1 | 5.00 | 20.02 |
2 | 3.00 | 18.00 |
3 | 4.00 | 18.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