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中和,并做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B.向1-溴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再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溶液--检验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溴元素
C.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
D.向含苯酚的苯溶液中滴加浓溴水,过滤--除去苯中的苯酚

分析 A.醛基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时必须在碱性条件下;
B.卤代烃水解后检验卤离子需要在酸性条件下;
C.碘单质遇淀粉试液变蓝色;
D.溴苯易溶于苯.

解答 解:A.醛基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时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在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要加入NaOH中和未反应的酸,故A正确;
B.卤代烃水解后检验卤离子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该实验在滴加硝酸银之前为滴加稀硝酸中和未反应的NaOH,生成的AgOH干扰实验,故B错误;
C.碘单质遇淀粉试液变蓝色,碘酸钾中不含碘单质,所以与淀粉实验不反应变色,故C错误;
D.溴苯易溶于苯,应该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苯酚,溶液分液即可,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官能团检验、物质检验及物质分离和提纯,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AB中反应对溶液酸碱性要求,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物质的转化在指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Al2O3$→_{△}^{NaOH(aq)}$NaAlO2(aq)$\stackrel{CO_{2}}{→}$Al(OH)3
B.饱和NaCl(aq)$\stackrel{NH_{3},CO_{2}}{→}$Na2CO3
C.Fe2O3$\stackrel{HCl(aq)}{→}$FeCl3(aq)$\stackrel{△}{→}$无水FeCl3
D.MgCl2(aq)$\stackrel{石灰乳}{→}$Mg(OH)2$\stackrel{煅烧}{→}$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述实验不能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实验内容实验目的
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证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B取少量未知溶液于一只干净的试管中,向该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Al3+
C取未知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并通过蓝色钴玻璃观看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K+
D取少量未知溶液,滴加新制的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检验未知液中是否含Fe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可以在试管A中加入3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 乙酸,按图1所示(挟持和加热仪器略去)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以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①催化剂,②吸水剂.
(2)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饱和碳酸钠溶液,B中通蒸气的导管 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
(3)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A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防止暴沸.
(4)实验完成后,试管B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由于乙醇和乙酸的沸点较低,易挥发,在反应过程中会有部分蒸出,乙醇蒸出溶于B中溶液,而蒸出的乙酸与B中溶液反应生成沸点较高的乙酸钠.图2是对图1试管B中收集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请回答:
①操作1需要分离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该操作名称为分液.
②操作2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该操作名称为蒸馏,得到的物质W的名称为乙醇.
③试剂C可以选用下列的A(填序号).
A.H2SO4         B.CO2        C.NaOH       D.NaCl
④写出W在炽热铜丝下发生的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两种元素X、Y,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分别为a、b,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m、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8>m>3,则X必定为主族元素
B.若a<b<m=n=4,则晶体类型相同时,其单质熔点:X>Y
C.若Y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YHn,且b<4,则该氢化物为非极性分子
D.若a=b=3,8>m>n>b,则元素非金属性: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甲基丙烷的二氯代产物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C8H10中只有3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C.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D.CH3CH2CH2CH3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1种一氯代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是0.6×6.02×1023
②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6.02×1023
③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6.02×1023
④2molSO2和1mol O2在V2O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等于2×6.02×1023
⑤2.9g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6.02×1023(2CaSO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90)
⑥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
A.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无水CuSO4在500℃以上按下式分解:CuSO4→CuO+SO3↑+SO2↑+O2↑,某同学为测定一定量的CuSO4受热分解所产生的SO3、SO2、O2的物质的量,从而通过计算来确定该条件下CuSO4分解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实验的主要仪器如下:

实验所测得数据及有关事项如下:
a.准确称取6.40g无水CuSO4;            
b.装置C在实验结束时增重2.88g;
c.实验结束后,测量量筒中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排出水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24mL.
(1)按装置从左至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①③④⑥⑤②(用圆圈内数字表示,不重复使用).
(2)实验前,还须向盛满水的D装置中通入O2(所需的O2另用其他方法制取)使之达到饱和,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降低O2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少实验误差.
(3)假设CuSO4完全分解且所有气体全被吸收或排出,通过题中所给的数据计算,CuSO4完全分解所得SO3的物质的量是0.02mol,该条件下无水Cu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4CuSO4$\frac{\underline{\;500℃以上\;}}{\;}$4CuO+2SO3↑+2SO2↑+O2↑.
(4)若将A中分解所得的混合气直接导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当酸性气体恰好完全被吸收,而仍有氧气逸出时,则溶液中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可能为bcd(填序号).
a、c(SO42-)=c(SO32-)                
b、c(OH-)=c(H+
c、c(Na+)>c(SO42-)>c(SO32-)>c(OH-)>c(HSO3-)>c(H+
d、c(Na+)>c(SO42-)>c(HSO3-)>c(H+)>c(SO3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25℃时,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关系正确的是(  )
A.pH=4的NaHSO3溶液中:c(SO32-)<c(H2SO3
B.pH=3的氯化铵溶液与pH=3的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将pH=5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pH增大
D.向NH4HSO4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形成的溶液中:c(Na+)=c(SO42-)>c(NH4+)>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