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蔗糖B.二氧化硫C.D.镁条

分析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电解质首先必须是化合物,根据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 解:A.蔗糖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都不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二氧化硫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水能电离出离子微弱的导电,所以水是电解质,故C正确;
D.镁条为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判断,注意电解质是指化合物,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是判断依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11g某化合物X2S中.含S2-离子3.2g.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3B.24C.39D.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N{O}_{2})}{{c}^{2}(NO)c({O}_{2})}$,计算: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65%,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b,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O2)=0.0015mol/(L•s).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
A.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NO,同时生成a mol N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NO)=2v(O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C.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依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H2(g)与$\frac{1}{2}$ 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1 mol 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高
B.H2O(g)生成H2O(l)时,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
C.2 mol H(g)与1 mol O(g)生成1 molH2O(g)所放出的热量是b kJ
D.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2(b+c-a)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一个10L的密闭容器发生反应A(g)+B(g)?C(g)+D(g),测得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表:
温度/℃70080083010001200
平衡常数1.71.1K0.60.4
回答下列问题:
(1)△H< 0(填“<”或“>”).
(2)830℃时,向一个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的A和1mol的B,则:
①反应达平衡时,n (D)=0.5mol,则A的平衡转化率为50%,
②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ad
a.c(A)不再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体系内压强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C和消耗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方面,天津市位居全国前列.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蒸馏法、电渗析法.
(2)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为富集溴元素.
(3)步骤Ⅱ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SO42-+2Br-,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强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
(4)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绘制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冷凝管.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为溴腐蚀橡胶.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控制温度计b的温度,并收集59℃的馏分.
④C中液体产物颜色为深红棕色,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下列烷烃中,含碳量最高的是(  )
A.甲烷B.乙烷C.己烷D.十七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处,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BDE(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过滤;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蒸馏.
(3)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苯与水、I2均不发生化学反应;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工业上可以利用水煤气(H2、CO)合成二甲醚(CH3OCH3),同时生成CO2
2H2(g)+CO(g)═CH3OH(g)△H=-91.8kJ/mol
2CH3OH(g)═CH3OCH3 (g)+H2O(g)△H=-23.5kJ/mol
CO(g)+H2O(g)═CO2(g)+H2(g)△H=-41.3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甲醚与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B.CH3OCH3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C.CH3OH和乙醇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D.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热化学方程式:3H2(g)+3CO(g)═CH3OCH3 (g)+CO2(g)△H=-248.4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