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⑦的最高化合价为+6
(2)由①③⑤三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则该分子的键角约为120°.
(3)元素④和⑤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较强的是H2O(填化学式).
(4)⑧的常见离子和④的最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的名称为四氨合铜离子,其水溶液颜色为深蓝色.Ag和元素⑧同族,且在⑧的下一周期,则Ag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47,Ag+也可以和④的最简单氢化物形成配离子,请写出该配离子的符号[Ag(NH32]+

分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分别是H、Be、C、N、O、F、Cr、Cu元素,
(1)元素⑦的基态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据此判断最高化合价;
(2)由①③⑤三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该化合物为CH2O,为甲醛分子,据此判断键角;
(3)同一周期元素中,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氢化的稳定性也增强;
(4)铜离子与氨分子能形成配合离子,第ⅠB族元素中,第四周期和第五周期之间原子序数相差18,银离子与氨分子形成银氨络合离子.

解答 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分别是H、Be、C、N、O、F、Cr、Cu元素,
(1)元素⑦的基态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所以Cr的最高化合价为+6,
故答案为:+6;
(2)由①③⑤三种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该化合物为CH2O,为甲醛分子,该分子的键角约为120°,
故答案为:120°;
(3)同一周期元素中,从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氢化的稳定性也增强,所以水的稳定性强于氨气,
故答案为:H2O;
(4)铜离子与氨分子能形成配合离子,配离子的名称为四氨合铜离子,其溶液呈深蓝色,第ⅠB族元素中,第四周期和第五周期之间原子序数相差18,铜的原子序数为29,所以银的原子序数为47,银离子与氨分子形成银氨络合离子,离子的符号为[Ag(NH32]+
故答案为:四氨合铜离子;深蓝色;47;[Ag(NH3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涉及元素化合价、微粒空间构型的判断、配合物等知识点,答题时注意配合离子的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锌锰电池B.氢氧燃料电池C.镍镉电池D.铅蓄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Na2CO3、NaHCO3的性质后,了解到它们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那么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们进行了下列探究:
【猜想】(1)甲同学认为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而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2)乙同学认为固体Na2CO3、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依据是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3)丙同学认为可用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实验探究】
(1)甲同学:①将CaCl2溶液加入到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发现盛有Na2CO3的试管产生了白色沉淀;②将澄清石灰水加入到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发现两支试管中也都产生了白色沉淀.
此实验结果与猜想相同.
(2)乙同学分别取了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固体于大试管中加热(如图):

①加热Na2CO3时,开始即见小试管中有少量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气泡逐渐减少,未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加热NaHCO3时,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与①不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合理的.
(3)丙同学在两支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固体的试管中,各加入2mL
2mol/L的盐酸,观察到两支试管中均产生了大量气体,实验结果与猜想不一致,即得出不能用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
【问题讨论】
(1)甲同学的两个实验中,大家对C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比较熟悉,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a2+=CaCO3↓;
(2)乙同学在加热Na2CO3固体时,开始产生少量气泡的原因是空气受热膨胀;在加热NaHCO3固体时,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大试管管口有水珠等.
(3)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结论不对.丁同学认为对实验方案做一些改进,可用于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他的改进方法是:称取各2.1g 两种固体,放入两个容积一样的气球中,在两只锥形瓶中各加入约25mL 2mol/L 的盐酸,分别将气球套在锥形瓶瓶口上,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同时倒入锥形瓶中,气球的膨胀比较快(填快或慢)的或最后气球比较大(填大或小)的是碳酸氢钠.
【拓展应用】
(1)要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2)要测定Na2CO3与NaHCO3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可采用的方案有多种,请简述其中一种方案(写出简要步骤及要测定的数据,不要求写出如何用数据求出结果):方案一:称取5 g 样品于坩埚(已称量)加热至无水蒸气逸出,冷却、称 量加热后样品与坩埚的质量,重复至恒重;方案二:称取5 g 样品于已称质量的烧杯中,加入已称质量的50mL 2mol/L的硫酸,充分搅拌后,静置,称量烧杯(含反应后溶液)的质量至恒重;方案三:称取5 g 样品于已称质量的烧杯中,加入50mL 2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洗涤、烘干沉淀,冷却称量沉淀的质量;方案四:称取5 g 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mL 蒸馏水,充分搅拌后,称量烧杯(含溶液)的质量,然后通入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至恒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故NH3是电解质   
②向含有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101kPa、150℃时,ag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Na2O2增重ag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22.4L的CO气体和28g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⑥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⑦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⑧氧化还原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A.②③④B.②④⑦⑧C.①⑤⑥⑦D.③⑤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主要原因是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的缘故
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使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D.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面有关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苯分子中含有3个C=C键D.甲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试剂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
沸点/℃34.778.511877.1
请回答:
(1)若用同位素18O表示反应产物是分子中的氧原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明18O在反应物中的位置):CH3COOH+CH3CH218OH$?_{△}^{浓硫酸}$CH3CO18OC2H5+H2O.
(2)分液漏斗A中应加入的试剂为浓硫酸,圆底烧瓶B中应加入少量碎瓷片,目的为防止暴沸.
(3)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为防止倒吸、冷凝.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
(4)从D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操作名称为分液;这样得到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欲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目的是分离出乙醇和水;最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得到比较纯净的乙酸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N2的电子式:N??N
B.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_{53}^{131}$I
C.S2-的结构示意图:
D.硫酸铁的电离方程式:Fe2(SO4)3=Fe3++SO${\;}_{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非金属A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是黑色易导电的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的名称为过氧化钠,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的一个重要应用2Na2O2+2H2O═4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