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溴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Br2$\stackrel{FeBr_{3}}{→}$+HBr
B.乙酸乙酯和H${\;}_{2}^{18}$O发生酸性水解反应:CH3COOC2H5+H-18OH $?_{△}^{酸}$CH3CO18OH+C2H5OH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2+CO2+H2O→+CO${\;}_{3}^{2-}$
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2[Ag(NH32]OH$\stackrel{△}{→}$HCOONH4+2Ag↓+3NH3+H2O

分析 A.苯与溴水不反应;
B.酯水解生成酸和醇,水中的${\;}_{2}^{18}$O存在于酸中;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
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铵.

解答 解:A.苯与溴水不反应,在催化作用下与液溴反应,故A错误;
B.酯水解生成酸和醇,水中的${\;}_{2}^{18}$O存在于酸中,方程式为CH3COOC2H5+H-18OH $?_{△}^{酸}$CH3CO18OH+C2H5OH,故B正确;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反应为CO2+H2O+C6H5O-→C6H5OH+HCO3-,故C错误;
D.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的离子反应为HCHO+4[Ag(NH32]++4OH-$\stackrel{△}{→}$CO32-+2NH4++4Ag↓+6NH3+2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等,注重高频考点的考查,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有机物的性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科学家研究发现金属离子吸收氧气的能力十分巨大,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依靠亚铁离子结合氧气,其他金属离子(Cu2+、Zn2+等)也可以实现结合和运输氧气的目的.最近丹麦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晶体材料,该晶体吸收氧气的能力依靠钴离子,它可以让人在水下持久地获得氧气.
(1)基态钴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74s2
(2)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用元素符号表示).
(3)金属离子在动物体内以配位键结合.Fe3+可与SCN-、CN-、CO、H2O等形成配合物.
①H2O中O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②已知SCN-的电子式为,则SCN-中σ 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1:1.
③写出一种与CO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N2
(4)CH4、NH3相比较,熔点较高的是NH3,其原因是氨气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甲烷分子之间为范德华力.
(5)某种铜的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胞的边长为a c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frac{576}{{N}_{A}×{a}^{3}}$g/cm3(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B.误服可溶性重金属盐,立即服用大量牛奶可以解毒
C.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D.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需要用水浴加热的是(  )
A.苯酚的显色反应B.乙酸乙酯的水解
C.用乙醇制乙烯D.乙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A(s)?2B(g)+C(g),当C的体积分数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钢闸门腐蚀
C.用FeS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Hg2+:FeS(s)+Hg2+(aq)═HgS(s)+Fe2+(aq)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氢气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在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pH值不变B.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不变
C.Na+与CO32-数目不变D.Na2CO3溶液的浓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如下可逆反应:S2Cl2(橙黄色液体)+Cl2(气)?2SCl2(鲜红色液体)△H=-61.16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平衡常数将增大
B.达到平衡时,单位时间里消耗n mol S2Cl2的同时也生成n molCl2
C.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氯气的百分含量减小
D.加入氯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氯气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是在实验室进行氨气快速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在组装好装置后,若要检验A-E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先关闭弹簧夹2和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弹簧夹1
和向E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末端,然后微热A,察到E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E中导管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请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A中制取氨气的原理固体生石灰溶于浓氨水后,吸水,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挥发,溶液中OH-浓度增加,都促使NH3+H2O?NH3•H2O?NH4++OH-向生成NH3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3)装置B中盛放试剂是碱石灰.
(4)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点燃C处酒精灯,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装置E中有气泡冒出
并产生白色沉淀(答现象);从E中逸出液面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空气,请写出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
(5)当C中固体全部变红色后,关闭弹簧夹1,慢慢移开酒精灯,待冷却后,称量C中固体质量.若反应前固体质量为16g,反应后称重固体质量减少2.4g.通过计算确定该固体产物的成分是Cu2O、Cu.
(6)在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F中,很快发现装置F中产生白烟,同时发现G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F中.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3Cl2+8NH3=N2+6NH4Cl.迅速产生倒吸的原因是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因氨气消耗氯气生成部分固体,导致内压减小,引起溶液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A.基态Mg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
B.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C.As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Ar]4s24p3
D.羟基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