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以石灰石、焦炭、食盐和水为原料制取聚氯乙烯,写出各合成过程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 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碳高温反应生成碳化钙(电石),电石和水反应生成HC≡CH,食盐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氯气,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HC≡CH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氯乙烯(CH2=CHCl)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高聚物聚氯乙烯().

解答 解: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为:①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氧化钙与碳高温反应生成碳化钙(电石),反应②为:CaO+3C$\frac{\underline{\;高温\;}}{\;}$ CaC2+CO↑,
电石和水反应生成HC≡CH,反应为:③CaC2+2H2O→Ca(OH)2+CH≡CH↑,
食盐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氯气,反应为:④2NaCl+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为:⑤H2+Cl2$\frac{\underline{\;点燃\;}}{\;}$2HCl,
HC≡CH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反应⑥为:CH≡CH+HCl$→_{△}^{催化剂}$CH2=CHCl,
氯乙烯(CH2=CHCl)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高聚物聚氯乙烯,反应⑦为:
答:各合成过程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①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②CaO+3C$\frac{\underline{\;高温\;}}{\;}$CaC2+CO↑;③CaC2+2H2O-→Ca(OH)2+CH≡CH↑;④2Na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NaOH+H2↑+Cl2↑⑤H2+Cl2$\frac{\underline{\;点燃\;}}{\;}$2HCl;⑥CH≡CH+HCl$→_{△}^{催化剂}$CH2=CHCl;⑦

点评 本题为化学合成题,是无机化学知识和有机化学知识综合的题目.解答时可采用逆向推理,即分析时由生成物一步一步推到反应物,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学生用0.1000mol/L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步骤如下:
(1)配制待测液:用2.50g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500mL溶液.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需要500mL容量瓶.
(2)滴定:
Ⅰ.用蒸馏水洗涤酸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盐酸标准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Ⅱ.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调节液面至“0”刻度线以下,并记录读数.
Ⅲ.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滴酚酞试液.
Ⅳ.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管液面读数.
①上述滴定步骤中有错误的是(填编号)Ⅰ.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右图的丙操作.
③步骤Ⅳ中滴定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加最后一滴标准液时,待测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④若步骤Ⅱ中仰视读数,步骤Ⅳ中俯视读数,则会使测定结果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按正确操作测得有关数据记录如下:按正确操作测得有关数据记录如表: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20.000.2020.38
第二次20.004.0024.20
第三次20.002.38a
①a的读数如图所示,则a=22.60;   ②烧碱样品的纯度为8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加入KNO3固体
B.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C.CO2通入CaCl2溶液中
D.稀盐酸滴加到Fe(OH)3胶体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实验室里要配制500mL 0.2mol/L的硫酸钠溶液.
(1)请填写下列空白:
A.计算、称量、溶解:在天平上称出14.2g硫酸钠固体,把它放在烧杯里,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B.转移:把得到的溶液冷却后小心地沿着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
C.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液也小心转入容量瓶中.
D.定容: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E.摇匀:将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F.贴标签、装试剂瓶: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并洗涤容量瓶.
(2)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填字母).
a.某同学定容时俯时容量瓶刻度线
b.没有进行上述的操作步骤C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了
d.进行B操作时将少量液体洒到外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高一上9月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阿伏伽德罗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NO和C2H4(气体)体积相同

B.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H2和CO2的原子数之比为2:3

D.同温同体积的气体,若物质的量相同则压强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1mol CO和2mol H2充入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在250℃、T℃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H=a kJ/mol,根据图示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0,T<250
B.250℃时,0~10 min内v(H2)=0.015 mol/(L•min)
C.CO的平衡转化率在250℃时比T℃时大
D.250℃时,起始时向容器中改充1 mol CH3OH气体,恒温达平衡后,CH3OH的物质的量大于0.1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汽车尾气中的SO2可用石灰水来吸收,生成亚硫酸钙浊液,常温下,测得某纯CaSO3与水形成的浊液pH为9,已知Ka1(H2SO3)=1.8×10-2,Ka2(H2SO3)=6.0×10-9,忽略SO32-的第二步水解,则Ksp(CaSO3)=4.2×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
C.铝罐可久盛食醋
D.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1L 1mol/L的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1 mol NH3分子B.含NH3和NH4+之和为1mol
C.含NH3、NH4+、NH3•H2O之和为1 molD.含NH3•H2O 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