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将一定量的锌与200mL 18.5mol•L-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2L,测得溶液中c(H+)=1mol•L-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mol
B.反应中共消耗锌97.5 g
C.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
D.稀释后的溶液中c(SO42-)=1.55 mol•L-1

分析 Zn和浓硫酸发生:Zn+2H2SO4(浓)=ZnSO4+SO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浓度减小,稀硫酸与Zn发生:Zn+H2SO4(稀)=ZnSO4+H2↑,则生成的气体为SO2和的H2混合物,根据反应的有关方程式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组计算.

解答 解: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frac{33.6L}{22.4L/mol}$=1.5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frac{1}{2}$×2L×1mol/L=1mol,
参加反应的n(H2SO4)=0.2L×18.5mol/L-1mol=2.7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
设反应生成xmolSO2,ymolH2
Zn+2H2SO4(浓)=ZnSO4+SO2↑+H2O
x   2x                x
Zn+H2SO4(稀)=ZnSO4+H2
y   y               y
x+y=1.5
2x+y=2.7,
解得 x=1.2,y=0.3,
所以反应生成0.3mol的H2和1.2molSO2
A.反应中共转移电子为1.2mol×(6-4)+0.3mol×2×(1-0)=3mol,故A正确;
B.由电子守恒可知,消耗Zn为$\frac{3mol}{(2-0)}$×65g/mol=97.5g,故B正确;
C.生成0.3mol的H2和1.2molSO2,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故C正确;
D.稀释后含硫酸锌和硫酸,稀释后的溶液中c(SO42-)=$\frac{1.5mol+1mol}{2L}$=1.25mol/L,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物质的量关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分子越稳定
C.金属阳离子只能与阴离子构成晶体
D.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中,键角一定为109°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铅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电解质溶液为一定浓度的硫酸,工作时,该电池的总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PbSO4不溶.
(1)该蓄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e-+SO42-=PbSO4
(2)将质量相等的铁棒和石墨棒分别插入CuSO4溶液中,铁棒接该蓄电池Pb极,石墨棒接该蓄电池PbO2极,一段时间后测得铁棒比石墨棒增加了3.2克,则CuSO4溶液质量减少(增加、减少)4克;如果要求将CuSO4溶液恢复成与开始时完全相同,则可以加入下列物质中的BC
A.CuSO4溶液  B.CuCO3固体  C.CuO固体  D.Cu(OH)2固体   E.Cu固体   F. Cu2(OH)2CO3固体
(3)若用该蓄电池作电源(都用惰性材料做电极)电解400克饱和食盐水,如果电池内硫酸的体积为5升,当其浓度从1.5mol/L降至1.3mol/L时,计算剩余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2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进行试验探究时,欲配制1.0mol•L-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2O在283K、293K和303K时的溶解度(g/100g H2O)分别为2.5、3.9和5.6.
(1)烧杯中未溶物仅为BaCO3,理由是Ba(OH)2•8H2O与CO2作用转化为BaCO3
(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试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BaCO3饱和溶液的pH=9.6)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
步骤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Ba2+
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是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用带塞导气管塞紧试管,把导气管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有气泡生成,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合步骤2说明沉淀是BaCO3
步骤4:取适量滤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其pH值pH>9.6,说明有大量的OH-,综合上面步骤可知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假设成立.
(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Ba(OH)2•8H2O的含量.实验如下:
①配制250ml 约0.1mol•L-1Ba(OH)2•8H2O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过滤,将溶液转入250mL容量瓶,洗涤,定容,摇匀.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制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
0.1980 (填“0.020”、“0.05”、“0.1980”或“1.5”)mol•L-1盐酸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酸Vml.
(4)室温下,不能(填“能”或“不能”) 配制1.0mol•L-1B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研究性实验小组欲验证浓硝酸在与Cu、Ag合金的反应过程中除生成NO2气体外,还会有少量NO生成、并测定Cu、Ag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查阅相关资料表明:“常温下,NO2与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液体或晶体存在.”为此,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Cu与HNO3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实验开始前先打开A部分的活塞K1,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关闭K1,其目的是排除系统的空气,防止NO氧化为NO2;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防止水蒸气在C中冷凝后与NO2反应产生NO.
(3)停止反应后,打开D中的活塞K2并通入O2,若有NO生成,则D中出现的现象是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气体.
(4)为减小实验误差,在A中反应完成和D中出现现象后,还应继续进行的操作是打开K1、K2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和O2
(5)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实验前,Cu、Ag合金的质量:15.0g,浓HNO3:40mL 13.5mol•L1;实验后A溶液:V=40mL c(H+)=1.0mol•L1.假设反应中HNO3既无挥发也无分解,则: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0.5mol.
(6)若已知Cu、Ag合金的质量为m g,且溶解完全.请利用A装置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简单的操作,以确定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其实验过程为在A中加入过量的Cl-的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沉淀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锂离子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化学电池的反应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
D.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是Pb,负极是Pb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想使AlCl3溶液中的Al3+几乎全部沉淀出来,可以加入过量的氨水
B.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氨水,最终会看到红褐色沉淀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D.氢氧化钠、纯碱溶液要存放在带磨砂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根据如图所提供的信息,在反应一段时间后:
(1)甲池中的现象为:铁棒逐渐溶解,碳棒上有红色物质析出,蓝色溶液逐渐变浅.
(2)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
(3)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池碳棒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l2+2I-═I2+2Cl-;但过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将生成的I2又氧化.若反应的Cl2和I2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l2+I2+6H2O═2HIO3+10HCl.
(4)若乙池的电源连接方向开始时就与上述的图示相反,则反应一段时间后,其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5)现有200mL食盐水,用石墨电极电解.当阴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0.224L(标准状况)时停止电解,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1--2e-=C12↑,电解后,溶液在常温下的pH约为13(忽略体积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醋柳酯是一种镇咳祛痰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的治疗,结构简式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醋柳酯的分子式为C16H14O5
(2)关于醋柳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6个吸收峰
B.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以和7molH2反应
D.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3)醋柳酯可由如图2所示路线合成:
①A的结构简式为;中间产品C中混有反应物A和B,检验C中含有A的试剂是NaHCO3溶液.
②由C制醋柳酯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写出C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A的同分异构体很多,其中属于酯类、且能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写出一种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