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资料表明,硫粉与热的KOH溶液共热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K2SO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该实验时,却检测到生成的盐中含有SO42-
(1)兴趣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反应的生成物可能与反应温度(T),KOH溶液的浓度(C)有关.他们做了如下对比实验(每次反应中硫粉的质量、KOH溶液的体积均相同).
实验编号
T/℃5060708090
c/mol•L-11.03.04.05.06.0
实验①~④是探究温度对生成物的影响,⑤~⑧是探究KOH溶液的浓度对生成物的影响.请在表中相应空格填入相应数据.
(2)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对上述反应中生成的盐的成分进行探究.他们提出如下假设,请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生成的盐是K2S和K2SO3
假设二:生成的盐是K2S和K2SO4
假设三:生成的盐是K2S,K2SO3和K2SO4
(3)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除了硫粉与热的KOH溶液的反应液之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稀硝酸,稀盐酸等;已知:6H++SO32-+2S2-=3S+3H2O)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在反应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溶液变浑浊且没有气体溢出(或:若没有气体溢出),则假设一成立;若溶液中有气体逸出,则假设一不成立
(4)兴趣小组通过改变硫粉的质量,得出生成钾盐的质量与硫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人据此得出结论:生成的盐一定是K2S和K2SO3的混合物.请你根据计算结果指出该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
(5)请分析上述反应中有K2SO4生成的可能原因是:亚硫酸钾具有还原性,很容易被氧气氧化为硫酸钾.

分析 (1)探究条件对反应速率和生成物的影响,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分析判断对生成物的影响;
(2)硫粉与热的KOH溶液共热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K2SO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该实验时,却检测到生成的盐中含有SO42-.说明可能产物为K2S,K2SO3或K2S,K2SO4 或K2S,K2SO3和K2SO4
(3)若生成的盐是K2S和K2SO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如果假设2和3成立,那么反应过程中会有H2S气体生成;
(4)3.2g硫粉即0.1mol硫与热的KOH溶液共热,不管是生成那种情况的产物,质量都是12.6g,据此回答;
(5)根据亚硫酸钾具有还原性,很容易被氧气氧化为硫酸钾来回答.

解答 解:(1)实验①~④是探究温度对生成物的影响,浓度不变,⑤~⑧是探究KOH溶液的浓度对生成物的影响,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

实验编号
T/℃909090
c/mol•L-11.01.01.0
(2)硫粉与热的KOH溶液共热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K2SO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该实验时,却检测到生成的盐中含有SO42-.说明可能产物为K2S,K2SO3或K2S,K2SO4 或K2S,K2SO3和K2SO4,假设一:生成的盐是K2S和K2SO3,假设二:生成的盐是K2S和K2SO4,假设三:生成的盐是K2S,K2SO3和K2SO4
故答案为:K2S和K2SO4,K2S,K2SO3和K2SO4
(3)硫离子、亚硫酸根离子、氢离子之间会发生反应生成硫单质,检测生成的盐是K2S和K2S03的混合物,可以向反应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看是否出现淡黄色浑浊物质,如果出现淡黄色浑浊,证明假设一成立,
故答案为: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在反应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溶液变浑浊且没有气体溢出(或:若没有气体溢出),则假设一成立;若溶液中有气体逸出,则假设一不成立
(4)根据图象信息:3.2g硫粉即0.1mol硫与热的KOH溶液共热,不管是生成那种情况的产物,质量都是12.6g,所以生成的盐不一定是K2S和K2SO3的混合物,故答案为:不正确;3.2g硫完全反应,不管生成硫化钾和亚硫酸钾的混合物、硫化钾和硫酸钾的混合物还是硫化钾、亚硫酸钾和硫酸钾的混合物,其质量都是12.6g;
(5)亚硫酸钾具有还原性,很容易被氧气氧化为硫酸钾,所以上述反应中会有硫酸钾,
故答案为:亚硫酸钾具有还原性,很容易被氧气氧化为硫酸钾.

点评 本题是一道物质的检测和实验方案设计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单质最难液化;B元素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一种盐;C元素与D元素能构成两种常见离子化合物,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frac{3}{8}$.回答并填空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A族;D离子结构示意图
(2)含A、C、D、E四种元素的常见化合物是NaHSO3、NaHSO4(化学式).
(3)A与C构成的一种化合物与E的氢化物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2+H2S=S↓+2H2O.
(4)上述元素中能构成十电子分子的化学式为NH3、H2O.
(5)上述元素中能构成十电子阴离子和十八电子阴离子的两种微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S-=S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H2O的电子式:B.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CO2的比例模型:D.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20℃时对0.2mol•L-1的HA溶液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HA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再加0.2mol•L-1的HA溶液
B.保持浓度不变,升高温度
C.保持温度不变,加水
D.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反应中溶液中的H+浓度显著增大的是(  )
A.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B.将Cl2通入KI溶液中
C.将SO2通入溴水中D.将H2S通入硝酸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Na2O与Na2O2的相同点是(  )
A.氧元素化合价B.颜色状态C.阴、阳离子个数比D.为碱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1)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仪器A、C、E的名称蒸馏烧瓶、分液漏斗、冷凝管
②分离以下混合物应该主要选用上述什么仪器?(填字母符号)
A.粗盐和泥沙:BB.花生油和水:C
(2)该小组同学查得相关资料如下:CCl4的沸点为77℃,I2的沸点为113.6℃,熔点为185.2℃,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单质,应采用的方法是d(填序号).
a.过滤  b.升华  c.蒸发  d.蒸馏
(3)某同学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在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呈紫红或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已知X、Y、Z、W为短周期四种常见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的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2倍,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X、Y、Z、W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O>H(用元素符号表示),写出Y单质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混合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短周期中的六种元素A、B、C、X、Y、Z,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其中X、Y、Z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种元素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化合物XZ3;C与X处于同周期,B+与C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A与B处于同周期,且形成BA型化合物.请回答:
(1)Y元素的名称是碳;
(2)XZ3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3)A、B、C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O2->Na+(用元素离子符号表示);
(4)用XZ4A制备XZ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2NH3↑+2H2O+CaCl2
(5)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Z5YC3和足量的化合物BCZ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NH3•H2O+C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