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abc
AAlAlCl3Al(OH)3
BNONO2HNO3
CSiSiO2H2SiO3
DFeS2SO2H2SO4
A.AB.BC.CD.D

分析 A.氢氧化铝首先转化为氧化铝,氧化铝电解得到铝单质;
B.NO与氧气反应得到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与NO,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
C.二氧化硅需先到硅酸钠,硅酸钠与酸反应得到硅酸;
D.H2SO4不能一步生成FeS2

解答 解:A.Al(OH)3→Al的转化,应首先转化为氧化铝,再电解氧化铝得到铝单质,故A错误;
B.NO与氧气反应得到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与NO,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故B正确;
C.二氧化硅到硅酸的转化,应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与酸反应得到硅酸,故C错误;
D.FeS2与氧气高温生成SO2,SO2再被氧化生成H2SO4,H2SO4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但H2SO4不能一步生成FeS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学习中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和Ⅱ中正级均被保护
B.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C.Ⅰ和Ⅱ中正级反应均是O2+2H2O+4e-=4OH-
D.Ⅰ和Ⅱ中均有Fe2+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对相应有机物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发生取代反应 ②乙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③苯:平面结构,分子中的碳碳键是单键和双键④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⑤淀粉:属于糖类物质,遇单质碘变蓝色 ⑥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氨基酸遇浓硝酸显黄色.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②⑤D.①②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0.04 mol•L-1
(2)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该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
A.如图2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g
(3)配制溶液的过程如图3,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B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L 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25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胶体)+3HCl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红褐色液体,其原因是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生成红褐色沉淀,原因是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生成红褐色沉淀,原因是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OH)3+3H+═Fe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某元素原子共有3个价电子,其中一个价电子位于第三能层d轨道,试回答:
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4s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1,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单质为金属晶体.
(2)指出配合物K3[Co(CN)6]中的中心离子、配位体及其配位数:Co3+、CN-、6.
(3)在下列物质①CO2、②NH3、③CCl4、④BF3、⑤H2O、⑥SO2、⑦SO3、⑧、PCl3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填序号号)①③④⑦.
(4)试比较下列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填“>”、“<”或“=”):H2SO4>H2SO3; HClO3<HClO4;   H3PO4>H3PO3
(5)依据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问题:
①NH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VSEPR构型为正四面体,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②BF3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分子的立体构为平面三角形.
(6)H2O的沸点(100℃)比H2S的沸点(-61℃)高,这是由于水分子之间除了有范德华力还有氢键,而硫化氢分子之间只有范德华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 (B)2FeCl3+Cu═2FeCl2+CuCl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填“能”或“不能”)(A)不能(B)能;
(2)如果(A或B)不能,说明其原因(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3)如图所示装置:
①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为镁逐渐溶解,铝上有气泡冒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两极反应式为:正极2H++2e-=H2↑; 负极Mg-2e-=Mg2+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当某一电极质量减少4.8g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反应后溶液的PH变大(变大、变小、不变).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Mg(Mg或 Al)一极
②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负极为铝;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方程为2Al+2OH-+2H2O=2AlO2-+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H2O═H++OH-B.NaHSO4═Na++HSO4-
C.NaHS═Na++HS-D.HCO3-═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图乙是含Cr2O72-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发生的还原反应是Mg2++ClO-+H2O+2e-═Cl-+Mg(OH)2
B.图乙中Cr2O72-向惰性电极移动,与该极附近的OH-结合,转化成Cr(OH)3除去
C.图乙电解池中,若有0.84 g阳极材料参与反应,则阴极会有168 mL(标准状况)的气体产生
D.若图甲燃料电池消耗0.36 g镁产生的电量用以图乙废水处理,理论上可产生1.07g氢氧化铁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